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月》
《秋夜月》全文
明 / 陈良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冰轮光映桂花天,风露娟娟夜未眠。

老景逢秋多少思,良宵见月几回圆。

浮云灭没银河净,灵籁凄凉北斗悬。

踏遍琼瑶花影碎,数声鸿雁落云边。

(0)
鉴赏

这首《秋夜月》描绘了明月高悬、秋意渐浓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与季节变换之感。

首句“冰轮光映桂花天”,以“冰轮”比喻月亮,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如冰般清冷明亮,映照在桂花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雅的氛围。桂花的香气与月光交织,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风露娟娟夜未眠”,描述了夜晚微风轻拂,露珠闪烁的情景,暗示着诗人难以入眠,被这美丽的月夜所吸引,流连忘返。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或思绪万千。

“老景逢秋多少思,良宵见月几回圆”,表达了诗人面对秋天的景色,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秋天的景色往往让人联想到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诗人通过“老景”和“多少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良宵见月几回圆”则寄托了对团圆、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相聚与离别的无常。

“浮云灭没银河净,灵籁凄凉北斗悬”,描绘了天空中云彩散去,银河清晰可见,北斗星高悬的景象。这里的“灵籁”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或是远处传来的动物叫声,这些声音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一句通过对比天空的广阔与内心的孤独,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

“踏遍琼瑶花影碎,数声鸿雁落云边”,最后两句将画面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诗人仿佛漫步于花丛之中,花影斑驳,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变化。同时,远处传来几声鸿雁的啼鸣,它们或许正飞向远方,寻找新的栖息地。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隐含了诗人对于未来未知旅程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秋夜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命、时间、团圆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良贵
朝代:明

(1108—1172)宋台州临海人,字邦炎。早孤,事母孝。为文恢博有气。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知瑞安县,县俗强梗,难治,独抚以宽。以荐擢监察御史。孝宗初历右正言、左司谏,论时事颇多补益。疏言汤思退奸邪,张浚精忠。罢言职,以直敷文阁知建宁府,除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江东、浙西提刑。思退罢,召为宗正少卿,进给事中、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后为太子詹事,兼侍讲。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奉祠。在朝论谏纯正,多见嘉纳。光宗立,追谥献肃。
猜你喜欢

留别徐闻绅士·其四

贵生讲席许登临,学准条条费苦心。

广坐衣冠忝俗吏,改弦琴瑟发新音。

孤寒几辈无膏火,慷慨何人有橐金?

三月春风惆怅甚,满城桃李未成阴!

(0)

再和徐展云先生重九登石门岭原韵·其二

天际云阴日色微,一鞭秋影逐尘飞。

村风野色都收拾,也算登高应景归。

(0)

再和徐展云先生重九登石门岭原韵·其一

佳章雒诵屡回环,最有文缘是此山。

卷石不知如许大,一经题品别灵顽。

(0)

重过桃都,赠家子荣子明昆季·其四

伯歌还季舞,一室喜相将。

座有诗书气,人为族党光。

荆花重老荫,兰草发奇香。

我亦有兄弟,天涯各一方!

(0)

己亥春日感兴·其五

论交何止一元龙,赵盾能令日爱冬。

季札出游风落落,文通赋别恨重重。

青衫有泪穷罗隐,黄绢多才老蔡邕。

八百水程浑不见,乌头马角倘能逢。

(0)

寄怀王泳翔

萋萋芳草怨王孙,三叠梅花总断魂!

拔剑痴男真倜宕,调弦素女解温存。

已无别墅伤摩诘,况复登楼学仲宣。

一样沧桑遭小劫,闻君今有小桃源!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