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刘侍郎三首·其三》
《贺刘侍郎三首·其三》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万景楼头尽日留,乌尤岭上及春游。

溪潭杳渺游鱼乐,林木阴森倦鸟投。

千尺梵身名不谬,半轮山月句难酬。

争流竞秀君休问,更有江声撼一州。

(0)
翻译
在万景楼上整天逗留,春天时分也去乌尤岭上游玩。
清澈溪流与远方潭水相连,游鱼悠然自得,树林深邃鸟儿疲倦归巢。
那千尺高的佛像确实名副其实,半轮山月的美景难以用诗句描绘。
不必询问谁在争流竞秀,江水奔腾的声音足以震撼全州。
注释
万景楼:高楼名。
乌尤岭:地名,可能指一处风景优美的山岭。
杳渺:深远而渺茫。
梵身:佛像。
山月:山上的月亮。
江声:江水的声音。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美景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开篇两句“万景楼头尽日留,乌尤岭上及春游”表明诗人在万景楼上徜徉忘返,享受着日光的温暖,同时又不忘攀登乌尤岭,体验春天的气息。这里的“尽日留”和“及春游”都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溪潭杳渺游鱼乐,林木阴森倦鸟投”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溪水潺潺,鱼儿在其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而树木浓荫之下,小鸟找到了休息的地方。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中的生命活力和宁静氛围。

“千尺梵身名不谬,半轮山月句难酬”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赞美。这里的“梵身”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半轮山月”则形容山中清辉的月亮。这两句表明诗人的才华如同高山流水,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最后两句“争流竞秀君休问,更有江声撼一州”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超越感受。诗人似乎在说,不需要过多地询问和比较,因为这里的美景如同江水般奔腾不息,足以震撼整个州域。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日月、溪流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深敬畏与无尽赞叹,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才华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赠别辞

寄语琼楼仙子知,寒潮已放舻双枝。

重看正恐添惆怅,径去翻教省别离。

纵忆娇儿须强饭,便逢佳客少题诗。

留将不坏娑椤果,会有华严再见时。

(0)

携眷属游山

鱼朵轻云覆綵軿,佩环声到半空停。

幽香自杂松花落,细语难兼瀑布听。

樵客尽疑仙眷属,侍儿都带佛精灵。

艳情證取西来意,螺髻蛾眉一样青。

(0)

密绪·其二

才欲回身却敛身,郁金堂上暂逡巡。

同心那在相逢数,半面何尝不看真。

尽可端详馀背影,断难描画是丰神。

临行尚有消魂处,未敢题诗浪示人。

(0)

风流子·其三

池边庭户敞,云軿下、羞脸嫩红微。

叹一句胜常、未堪消受,几番回首,镇费猜疑。

但无赖,绕筵寻粉泽,随路认香泥。

画槛忒高,半遮莲袜,春风太软,不动罗衣。

此时魂消也,花枝上、一任杜宇催归。

自笑一生伶俐,半刻痴迷。

想深闺夜语,无嫌两小,后宫春暖,便欲双飞。

怕是灯明空局,究竟无期。

(0)

满江红·其二案《东白堂词选》题作「独夜」

怕杀孤灯,趁暗里、自家眠罢。

正沉沉、重关深掩,漏签才下。

寒犬惊嗥花下影,飞鼯捎落檐头瓦。

细听来、不见有人声,心儿怕。双眼泪,如珠卸。

双足冷,如冰泻。怎风儿刚歇,雨儿又洒。

雀脑烧残难再热,罗帏放了羞重挂。

只消他、一个杜鹃啼,魂销也。

(0)

四皓图·其二

惠统安危覆手间,都将鹤发动龙颜。

元功空佩通侯印,不及芒鞋一下山。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