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厓险处坦然平,万指曾来此听经。
若谓生公消息远,一声啼鸟共谁听。
苍厓险处坦然平,万指曾来此听经。
若谓生公消息远,一声啼鸟共谁听。
这首诗名为《千人座》,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诗中描述了一个奇特的场景:在陡峭的山崖上,有一个平坦的地方,曾经容纳过众多信徒前来听经。诗人通过想象,如果这里真是远离尘世的生公讲经之处,那么当佛法的声音消散后,只剩下一声鸟鸣,似乎在问:这深远的信息,又有谁能真正听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佛法传播和寂静禅意的深沉思考,也寓含了对自然与心灵交流的哲理探寻。
吾儿病且懒,懒故志不立。
身病尚可疗,志病药难及。
下体发虚浮,诊者云热温。
旬月再加医,如水投之石。
叶生一二剂,病已去六七。
再加三五之,根株拔且悉。
惟有心志病,懒惰尚如昔。
奄奄若懦夫,邪魔作蟊贼。
子能为药之,赠子以百镒。
宣尼救世心,爱人何汲汲?
人或不受爱,伐木仍削迹。
虽则仍削迹,亦爱不终息。
倾覆与流离,吾道自正直。
嗟予亦何人,弄影韶石侧。
昔拟相江院,今为行窝室。
成物固不能,反躬当自力。
圣道大如天,渊深安可测?
澄澄相江水,此心或能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