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种德如种木,百年培壅犹不足。
君看牛羊践履地,岂有寸椽撑破屋。
我方撮发访耆旧,已闻定国多阴德。
昆峰荐璧渊出珠,天敕百灵介多福。
后来源委谁导之,刊木浚川君有力。
一官缚死不须说,天定胜人理则必。
鹓雏览辉下其庭,一举万里群鸟伏。
我耕我穫我其食,夸者流涎疑者夺。
桃李荫繁春不留,琼瑰梦断月空白。
煌煌貂冕侈殊渥,尚冀他时贲幽宅。
死而不忘谁者是,呜呼公乎妥沈魄。
尝闻种德如种木,百年培壅犹不足。
君看牛羊践履地,岂有寸椽撑破屋。
我方撮发访耆旧,已闻定国多阴德。
昆峰荐璧渊出珠,天敕百灵介多福。
后来源委谁导之,刊木浚川君有力。
一官缚死不须说,天定胜人理则必。
鹓雏览辉下其庭,一举万里群鸟伏。
我耕我穫我其食,夸者流涎疑者夺。
桃李荫繁春不留,琼瑰梦断月空白。
煌煌貂冕侈殊渥,尚冀他时贲幽宅。
死而不忘谁者是,呜呼公乎妥沈魄。
这首诗是一篇颂扬古代贤良官吏的作品,通过对比种植树木与培养德行的过程,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和长远影响。开头两句“尝闻种德如种木,百年培壅犹不足”表达了作者对于积累德行的认识,即像种树一样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哪怕是百年也不足以完全成就。
接着,“君看牛羊践履地,岂有寸椽撑破屋”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动物行为和人造建筑的脆弱性,进一步强调了德行之坚固与持久。作者在“已闻定国多阴德”中,提到了历史上许多因为贤良官吏而安定的国家,这些官吏的美德如同深远的山峰和珍贵的珠宝一样显现。
“昆峰荐璧渊出珠,天敕百灵介多福”则描绘了一种祥瑞之气,如昆明之山出产珍珠般,天赐给这些官吏无尽的福泽。随后,“后来源委谁导之,刊木浚川君有力”中,作者提出了对未来继承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像开辟河流一样,有能力引领国家走向光明。
“一官缚死不须说,天定胜人理则必”表达了对于某些为民请命、献身职守的官吏之敬仰,他们即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而“鹓雏览辉下其庭,一举万里群鸟伏”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君子之风,如同鹤立枝头,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气度。
“我耕我穫我其食,夸者流涎疑者夺”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给自足、清廉为官的赞赏,而对那些贪婪之徒则持批评态度。接着,“桃李荫繁春不留,琼瑰梦断月空白”表达了一种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哀叹。
最后,“煌煌貂冕侈殊渥,尚冀他时贲幽宅。死而不忘谁者是,呜呼公乎妥沈魄”中,作者表达了对逝去官吏美好的怀念和敬仰,他们的德行如同华丽的貂皮冠冕一般令人难忘,即使在死亡后也依旧受到人们的铭记。
杖屦何年别,杉松古道旁。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
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
荷花开尽蓼花红,游子今年秋又穷。
千里病眠鸿雁影,一书愁杀月鱼翁。
天寒好处予煨芋,日落何山汝转蓬。
名利不成作归计,先生已老海门东。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至今想之,犹郁乎其有馀哀。
矧预瑶牒,登玉阶,而寄宗国之怀者耶。
王业偏安于海濒,故都久弃于蒿莱。
主议者方贪天之功,而肆其雄猜。
朝士沉空,不复向来。
率兆乎滔天之谗,而迄乎和议之开。
此有志者所以叹于嗟之麟,而思当道之豺也。
呜呼,钟簴百年,边尘尚霾。悠悠苍天,彼何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