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徵卒费铜符,云火烧天地作炉。
此去故人谁解橐,襄中应贮荔枝图。
将军徵卒费铜符,云火烧天地作炉。
此去故人谁解橐,襄中应贮荔枝图。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与离别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情感深度。
首句“将军徵卒费铜符”,开篇即点出战争的背景,将军征召士兵,使用铜符作为凭证,显示出征兵过程的庄重与严肃。铜符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也代表了国家对战争的决心和投入。
“云火烧天地作炉”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战争的场景描绘得如火如荼,云烟四起,火焰熊熊,仿佛整个天地都被战火燃烧,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熔炉。这种景象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暗示了战争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
“此去故人谁解橐,襄中应贮荔枝图。”这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离开家乡的士兵,面对未知的战场,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这里的“橐”指的是行囊,士兵即将踏上征程,行囊中或许装着家书、衣物或是对家乡的思念。而“荔枝图”可能象征着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回忆,或者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细腻地刻画了士兵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战争与离别的主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个体与集体、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秋色中分,银蟾催彻楼头晏。
五湖归浪隔芙蓉,徒倚朱栏遍。
谁寄题诗纨扇,伏宾鸿、彩毫重见。
远山停雪,野帐传烽,愁来庭院。
未脱征衫,一年听尽铜壶箭。
锦骝成队玉关开,近息沙场战。
不信孤臣身贱,但看取、冰华拂面。
难医白发,任说丹砂,夜凉人倦。
问苍官、不知其纪,液波南北萦带。
日边楼阁凭高起,拱揖满天霜黛。凝翠霭。
拥一片仙云,宛宛擎车盖。柯条未改。
又独干孤撑,万针丛缀,韦偃见应拜。
灵和柳,张绪当年故态。华颠仍照人海。
树犹如此人无恙,磊落岁寒同耐。君自爱。
盼万一河清,遥共苍髯待。巢痕尚在。
倘相对轩渠,含元殿下,重倚树潇洒。
臣质今亡矣。怅临岐、津桥鹃语,十年于此。
冰雪交期风尘外,落落晨星而已。
叹直谅、如君能几。
千里论文书在箧,衍波笺、重注倾河泪。
磨镜具,远难致。州贤思适兼滂喜。
许肩随、兴文精本,遵王小记。
手定诗文编年稿,应有珠光剑气。
在故纸、丛中飏起。
莫谓校雠推绝学,是西京、悃宽刘中垒。
蒿里奏,侑家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