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戈已觉素心违,潦倒山林两布衣。
茅屋春深桑柘薄,石田岁晚稻粱微。
绿尊但用平生足,白发方知往事非。
九曲月明春水碧,夜深同坐钓鱼矶。
兵戈已觉素心违,潦倒山林两布衣。
茅屋春深桑柘薄,石田岁晚稻粱微。
绿尊但用平生足,白发方知往事非。
九曲月明春水碧,夜深同坐钓鱼矶。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次游德芳韵》,通过描绘兵戈扰攘中个人的内心感受和田园生活的宁静,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首句“兵戈已觉素心违”,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时代的无奈与内心与现实的冲突,显示出他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接着,“潦倒山林两布衣”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山林间过着朴素的生活,身份虽为布衣,却自得其乐。
“茅屋春深桑柘薄,石田岁晚稻粱微”进一步描绘了春天茅屋周围的自然景象,桑柘茂盛,稻粱微薄,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但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绿尊但用平生足”表达诗人对物质需求的淡泊,一杯清酒足以慰藉一生,反映出他的豁达和超脱。而“白发方知往事非”则流露出岁月流转带来的沧桑感,对过去的经历有了新的认识。
最后两句“九曲月明春水碧,夜深同坐钓鱼矶”,以一幅静谧的画面收尾,月光洒在碧绿的春水上,深夜两人一同垂钓,画面宁静而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余闻江东之山出新安,千峰万岭龙屈蟠。
黄山崔嵬九华对,雄雌时作风雨会。
中藏龙尾气清淑,山骨崚嶒石如玉。
六丁呵护云气漫,不知何年凿深谷。
南唐绿砚肤起鳞,手摩润泽疑新浴。
罗纹刷丝名渐殊,谷深水浅真难复。
旧石既无新石出,贵介视之轻瓦砾。
杨生磨琢独非常,手持一二来豫章。
百金酬价犹自惜,故家云有千岁藏。
或闻山崩泉脉涌,翻□当时遗石动。
至今散落樵牧家,敲火磨刀随日用。
冲烟踏雨忽惊逢,席裹毡包不辞重。
我嗟拙书好蓄收,松烟秃兔非其俦。
呜呼人生抱才坎壈勿轻许,时来相遭亦如此。
楚江浩浩山磝磝,澹然粉墨凝冰绡。
直峰横岭藏曲折,笔力巧处疑镌雕。
高堂净如拭,坐觉风萧骚。
暮云春树隐复见,人家半落沧洲遥。
中有隐者居,平生不受东林招。
日夜千帆万柁过未已,谁肯拂袖同寂寥?
我爱高侯得天趣,所见历历穷秋毫。
米家父子称好手,率意尚复遭讥嘲。
灵机直恐神鬼设,变态叵测鱼龙骄。
玉峡飞孤泉,香炉障层霄。
自怜失脚行万里,微官羁系何由逃。
焚香沽酒静相对,长日令人愁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