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藤翠木暗深溪,崖腹花高水口低。
新蝶领风随意舞,怪禽争树不成啼。
苍藤翠木暗深溪,崖腹花高水口低。
新蝶领风随意舞,怪禽争树不成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苍藤翠木暗深溪”,以“苍藤”和“翠木”点明了环境的幽静与生机,而“暗深溪”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藤蔓与树木交织在一起,覆盖着溪流,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次句“崖腹花高水口低”,进一步描绘了山崖与水流之间的对比。山崖内部生长着高高的花朵,而水口则显得较为低矮,这种高低错落的布局,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动态美。
第三句“新蝶领风随意舞”,将视角转向了空中,蝴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既表现了蝴蝶的自由与轻盈,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这里的“新蝶”可能指的是初春时节新生的蝴蝶,它们在春风的引领下,开始了新的生命旅程。
最后一句“怪禽争树不成啼”,则聚焦于地面,一只奇特的鸟儿试图在树间争夺地盘,却未能发出啼鸣。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的竞争与和谐共存的主题。鸟儿的“不成啼”或许是在表达某种微妙的情感,或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力与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与美的山水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魅力与诗意。
春烟带雨吹香雾,春城漠漠摇春树。
春雨霏微澹月流,春灯历乱轻寒驻。
可怜残雪落梅花,可惜春寒冷狭邪。
鲛珠出海光全湿,麝月含辉晕亦华。
细雨楼台春一缕,灯火依微疑不雨。
石燕衔花凤咮明,烛龙浸影蚖脂吐。
火树烟花照碧空,却疑春霁敛长虹。
倡家尽唱淋铃去,游冶齐歌水调工。
密雨银花辉此夕,不羡晴光摇紫陌。
绣马障泥惜未行,桃枝蜡屐携相失。
华灯彩映雨珠香,红雨花飞灯烬芳。
谁家结绮留春夜,何处梨花映洗妆。
春雨春灯各自春,琼枝璧月绮罗新。
却怜烟火扬州市,偏照巫山行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