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王旧习威仪秩,蕃长新叨黼芾加。
起舞称觞齐上寿,而今中外信同家。
贤王旧习威仪秩,蕃长新叨黼芾加。
起舞称觞齐上寿,而今中外信同家。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上元灯词》之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时宫廷内外和谐共融的景象。
首句“贤王旧习威仪秩”,开篇即点明了元宵节期间,贤王遵循传统礼仪,展现了皇家的庄重与威严。这里的“旧习”和“威仪秩”不仅体现了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也暗示了节日中秩序井然的氛围。
次句“蕃长新叨黼黻加”,则转向描述了外族首领在元宵节被赋予了象征尊贵的服饰——黼黻。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也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视。
“起舞称觞齐上寿”,描绘了在元宵佳节之际,无论是王室成员还是外族首领,都一同起舞举杯,共同庆祝长寿。这不仅体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更寓意着不同身份的人们共享天伦之乐,体现了乾隆时期国家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最后一句“而今中外信同家”,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乾隆皇帝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人民幸福的深切愿望。这句话不仅是对当前局面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国家发展的美好期许,体现了盛世太平的愿景。
整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乾隆时期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团结以及君主对于国家统一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时代特色。
儒吏不相得,异器如薰莸。
儒视吏不屑,吏嫉儒为仇。
俗儒不知变,譊譊孔与周。
事丛委不理,言大怍不酬。
嗟乎铅椠生,谢此刀笔流。
安得经济手,一洗吾侪羞。
当路有达官,邻境逢仁侯。
留情案牍间,举人拔其尤。
君抱汲古学,才识推兼优。
肯随鸡鹜争,会偕鸾鹄游。
高风动寥廓,兹土岂淹留。
独怜老知己,青灯守荒丘。
不堪明时用,空怀当世忧。
斯文付后死,已矣复焉求。
宰相昔起富春山,门生四海皆达官。
笺书争宝朵云样,题诗便隔纱笼看。
知君相与有瓜葛,绝口不道人所难。
何不跨鳌上金銮,胡为采芹坐江干。
群鸮飞来争野葚,三鳣不足供朝餐。
人生荣悴何足叹,海水会使桑田乾。
当轩下马昔日盛,闭门罗雀今朝閒。
群儿瑟缩手不热,先生落魄毡犹寒。
范阳城南丹旐归,何人送者车班班。
羊昙独洒西州泪,孟尝空感雍门弹。
老树春残蝴蝶去,沧江岁晚白鸥还。
北风吹雪被长峦,诗囊酒榼随征鞍。
请君读诗饮美酒,归日谢客牢闭关。
世间万事不须问,西湖柳色差可观。
卢龙迤北道应昌,八月飞雪六月霜。
阴风萧飒百草僵,牛羊陇坂狐兔冈。
破邮古庙人鬼静,傍植巨木百尺强。
孤根绵绵蛰幽土,枝干直上凌穹苍。
何年堂堂十八公,会朝侍立冠剑长。
中有二公能死节,张许崛强存睢阳。
馀生幸或逃斤斧,远地何由选栋梁。
西江行客苦好事,一见携之袖里藏。
摩挲老眼识奇怪,兴作万里神苍茫。
寒斋无复丁生梦,腹内惟闻葵藿香。
汉儒多辟司徒掾,掾属虽卑地望高。
闻有袁安在公府,可无陈宠作辞曹。
修鲸未肯随鳞介,威凤终须现羽毛。
少壮功名当拾取,金台落日射征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