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来揽辔。
蕨芽掇尽笋可?,送客焉知老将至。
儒雅风流能有几,南宫先生无乃是。
十年不复梦蓬山,万里何为隔湘水。
叶公岿然地官贰,颜公领袖天下士。
星联郎署尤与何,次第诸公亦连茹。
一时台省旧名德,十见班行已三四。
可令仆马病崔嵬,独抱兰荪吊憔悴。
渔樵混迹山穷处,故故肯临人不记。
酒半停杯问须发,夜阑秉烛徵文字。
多时渴见痛折节,万事要看方得意。
先生行矣扈甘泉,请自此心扶大议。
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来揽辔。
蕨芽掇尽笋可?,送客焉知老将至。
儒雅风流能有几,南宫先生无乃是。
十年不复梦蓬山,万里何为隔湘水。
叶公岿然地官贰,颜公领袖天下士。
星联郎署尤与何,次第诸公亦连茹。
一时台省旧名德,十见班行已三四。
可令仆马病崔嵬,独抱兰荪吊憔悴。
渔樵混迹山穷处,故故肯临人不记。
酒半停杯问须发,夜阑秉烛徵文字。
多时渴见痛折节,万事要看方得意。
先生行矣扈甘泉,请自此心扶大议。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赠送给友人杨似之提举湖南的送别之作。诗人以昨日与今日的对比,描绘了友人离去和新友来访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蕨芽掇尽笋可?"一句,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短暂,不知老之将至。接着,诗人赞美杨似之的儒雅风流,称其为南宫先生般的才德出众之人。
诗中提到的"蓬山"和"湘水"象征着遥远的距离,暗示了与友人的离别之苦。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交往,感叹十年未见,而今相聚不易。接下来,诗人提及友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声望,以及他们共同的朋友圈子。他以"兰荪"自比,表达对友人离去的孤独和对友谊的珍视。
在送别的宴席上,诗人借酒兴询问友人的年华,并深夜秉烛探讨学问,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知识的追求。最后,诗人鼓励友人继续为国效力,表达了对他的期许和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