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容易,到如今殊觉,当初草草。
帘外东风吹不尽,不管愁人烦恼。
燕子飞忙,莺儿声涩,寒食清明了。
无情是我,等閒放却春老。
小院曲曲阑干,分明犹记,惆怅无由到。
自恨不如明月影,直入萧娘堂奥。
锦字修成,无人寄与,拈向银灯烧。
青衫湿透,泪珠零落多少。
别离容易,到如今殊觉,当初草草。
帘外东风吹不尽,不管愁人烦恼。
燕子飞忙,莺儿声涩,寒食清明了。
无情是我,等閒放却春老。
小院曲曲阑干,分明犹记,惆怅无由到。
自恨不如明月影,直入萧娘堂奥。
锦字修成,无人寄与,拈向银灯烧。
青衫湿透,泪珠零落多少。
这首《念奴娇·春恨》是清代诗人范安澜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离别的哀愁与无奈。
开篇“别离容易,到如今殊觉,当初草草”,诗人感叹离别之易,如今回想起当初的匆忙与轻率,心中不禁生出悔意。接着“帘外东风吹不尽,不管愁人烦恼”一句,借东风的无情反衬人的愁绪,即使春风再好,也无法抚平内心的忧伤。
“燕子飞忙,莺儿声涩,寒食清明了”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黄莺的歌声却显得有些迟钝,寒食节和清明节已过,春天即将逝去。这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叹息。
“无情是我,等閒放却春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珍惜时光的自责,“小院曲曲阑干,分明犹记,惆怅无由到”则通过回忆小院中的情景,进一步加深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法触及的遗憾。
“自恨不如明月影,直入萧娘堂奥”将自己比作明月,而明月能自由地进入他人心中,表达了诗人渴望被理解、被接纳的心愿。“锦字修成,无人寄与,拈向银灯烧”描述了诗人精心撰写的信件,却无人传递,只能在银灯下焚烧,象征着情感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青衫湿透,泪珠零落多少”以形象的描绘收尾,青衫湿透,泪水如雨滴般落下,表现了诗人因思念与离别而产生的深深悲痛。
整首词以春日离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情感的深刻体验,充满了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情感深度。
出门红未芳,还家绿成幄。
仙葩独婉娩,书声共寥落。
日暮碧云合,天寒翠袖薄。
念远怅悠悠,缑山缈孤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