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当年玉笋班,凛然风采动朝端。
壮怀漫拟麒麟阁,直气曾缨獬豸冠。
太白风姿图像见,卫公英爽梦魂寒。
四州巷哭多遗爱,留取甘棠勿剪残。
犹记当年玉笋班,凛然风采动朝端。
壮怀漫拟麒麟阁,直气曾缨獬豸冠。
太白风姿图像见,卫公英爽梦魂寒。
四州巷哭多遗爱,留取甘棠勿剪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为李粹伯侍御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李粹伯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人品与功绩的赞美。首句“犹记当年玉笋班”回忆了李粹伯早年的辉煌,可能是指他在朝廷中的重要位置。次句“凛然风采动朝端”赞扬了他的威严和影响力,使得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
“壮怀漫拟麒麟阁”借麒麟阁表彰功臣的传统,暗示李粹伯有着宏伟的志向和卓越的贡献。接下来,“直气曾缨獬豸冠”进一步描绘他的正直性格,獬豸冠象征公正,表明他以刚正不阿的态度维护正义。
“太白风姿图像见,卫公英爽梦魂寒”两句通过李白和卫青的形象,赞美李粹伯的文采风流和英勇气质,即使在梦中,他的精神风貌也令人感到敬仰。最后,“四州巷哭多遗爱,留取甘棠勿剪残”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深哀悼和怀念,以及希望他的美德如同甘棠之树一样,长久留存,永不被遗忘。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李粹伯生前事迹的回顾和赞誉,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影响。
鱼潜碧渊中,鸢戾青云表。
志士各苦心,肯嗜颜色好。
声气幸不殊,诗书事探讨。
赓歌叙缱绻,翰墨递挥扫。
三英倏胥会,翠崦深杳杳。
有同松竹梅,凌寒挺清峭。
我亦物外人,胸怀自明了。
退藏岂余心,畏此风波浩。
未言折鎗鎗,政坐污皦皦。
古道日沦丧,交谊今复少。
如何二三子,真情见怀抱。
倘可立下风,毋讥原壤老。
人必贵虚明,月色爱端正。
旁死还哉生,以渐至圆净。
谁于既望宵,分此先后景。
亭依水西浒,月出山东岭。
孤光一离天,即破亭色暝。
凭阑对东湖,潋滟一千顷。
惟怜亭西隅,阴阴尚幽映。
一轮固圆明,未尽满月境。
何如到天心,山河了无影。
谤讟我自致,勿怨生不辰。
蒺藜非所据,石下遂陷身。
始知胶漆心,千载雷与陈。
蝇矢任黑白,颓然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