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分离时的情感波动。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两句,设定了一种优雅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宴会氛围。银烛(银制的蜡烛)吐出淡淡的青烟,映衬着金樽(金器皿具)和绮筵(精美的席垫),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传递了一种高雅且略带哀愁的情境。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离的心情。琴瑟是古代乐器,也常用来比喻朋友间的和谐关系。这里,诗人在离开宴会之地时,不禁思念起那琴瑟般美好的友情,而别路(分别的道路)又绕过了山川,这些自然景物似乎也在默默见证着他们的离别。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则是对夜晚自然景观的描写。明亮的月光被高大的树木遮掩,而那绵长的大河仿佛消失在清晨之前的天际。这两句诗通过对月、树和河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又有些许凄凉的夜景。
最后,"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别离之后,何时才能再相见的无尽怀念。悠悠的洛阳城外道路,是朋友分手之地,而“此会”指的是这次难得的聚首,“在何年”则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和渴望。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人别离时的深情与怀念。
刻画金丝,玉质仙姿,位置个人。
甚春融鸳枕,夏抒象簟,秋凉扇怯,冬暖炉熏。
省识翔鸾,休惊夜鹤,四宝相依往返频。
红罗覆,数珠珰瑟瑟,百子图新。相亲。莫笑横陈。
悄不觉微太半晌身。
喜合欢裁就,被池熨贴,文涛翻出,纱碧停匀。
绣黼高张,青绫自障,无碍潜窥笑与颦。
怀人处,只夜谈霜月,未涴征尘。
喜名园负郭。渐雪霁、净洗车尘漠漠。啼鸦噪篱落。
敛余寒,未卷层楼帘幕。瑶笺付鹤。
问故人、应践夙约。
有梅花唤我,重理瑶簪,待放红萼。
闲话草堂杜老,此日怀人,赏音辽邈。长镵漫托。
乡关感,且忘却。
哀江头,已是登临无地,青藤休叹步弱。屠苏细酌。
便算此乡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