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一夜吹江色,千里细烟生乱碧。
草芽纤细遍金陵,古石苔荒江令宅。
春风一夜吹江色,千里细烟生乱碧。
草芽纤细遍金陵,古石苔荒江令宅。
这首清代诗人冯班的《江南曲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春江烟景图。首句“春风一夜吹江色”,以春风的温柔力量唤醒了江面的生机,暗示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千里细烟生乱碧"进一步渲染了江面上轻盈的水汽与碧绿的波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草芽纤细遍金陵”聚焦到地面,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天草木初生的景象,草芽虽小却充满活力,遍布整个金陵城,展现出春天的盎然生机。最后一句“古石苔荒江令宅”,则引入了历史的沧桑感,古老的石头和荒芜的江令宅院与新生的春草形成对比,寓言般地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南春天的景色与历史遗迹相结合,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着岁月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和人生无常的独特感悟。
爱君溪上住,迟月开前扃。
山火照书卷,野风吹酒瓶。
为谁留此物,意在眼中青。
樵子逗烟墅,渔翁宿沙汀。
主人非楚客,莫谩讥独醒。
宿昔邢城功,道高心已冥。
贪将到处士,放醉乌家亭。
江春行求瘼,偶与真境期。
见说三陵下,前朝开佛祠。
停舟仰丽刹,绣组发香墀。
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
盛游限羸疾,悚踊瞻旌旗。
峰翠羡闲步,松声入遥思。
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
迨此一登览,深情见新诗。
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
迹高怜竹寺,夜静赏莲宫。
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
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
翻译推南本,何人继谢公。
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
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
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
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
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
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
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
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