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自生香,生于大道傍。
十月钩帘起,并在束薪中。
秋霜白露下,桑叶郁为黄。
兰草自生香,生于大道傍。
十月钩帘起,并在束薪中。
秋霜白露下,桑叶郁为黄。
这首诗描绘了兰草生长于大道旁的独特景象,以及其在深秋时节的自然变化。首句“兰草自生香”点明了兰草的自然之美的核心——其自身散发出的香气,无需外力,自成一格。接着,“生于大道傍”则将这种美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下,使得这股香气不仅局限于一隅,而是与过往的行人、车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十月钩帘起,并在束薪中”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在深秋的十月,诗人通过“钩帘起”的动作,仿佛打开了时间的窗口,让读者感受到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同时,将兰草置于“束薪”之中,既表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一面,也暗示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即使在平凡的环境中也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秋霜白露下,桑叶郁为黄”则是对深秋景色的细腻描绘。秋霜和白露是秋季特有的自然现象,它们不仅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也为诗中的兰草营造了一个清冷而静谧的环境。而“桑叶郁为黄”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秋天的色彩变化,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季节的更迭。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