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春》
《送春》全文
唐 / 储嗣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无语共春别,细腰枝上红。

来年又相见,还恐是愁中。

(0)
鉴赏

这首诗《送春》由唐代诗人储嗣宗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春天离别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期待。

“无语共春别”,开篇以“无语”二字,营造出一种静默而深沉的氛围,仿佛在无声地告别春天,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接着,“细腰枝上红”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春天比作细腰上的红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无奈与伤感。

“来年又相见”,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期待着下一年春天的再次相遇,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然而,“还恐是愁中”,又在期待之余增添了几分忧虑和不安,担心再次相见时会是在忧愁之中,这种复杂的心情,既是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离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情感丰富,意味深长。

作者介绍

储嗣宗
朝代:唐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
猜你喜欢

丰都驿呈任子厚诗二首·其一

三家笑荒陋,十日寄萧条。

破户无人掩,寒炉折竹烧。

青灯不废卷,白酒未空瓢。

伴我能于此,他年定久要。

(0)

又次韵彦博游无为寺二首·其二

东风力弱未扬埃,密泛丛兰有意哉。

可是伸眉须酒满,只应弹指又花开。

吹毛句妙无人领,击钵诗工著底催。

照水只愁羞冕绂,勋名盖世亦时来。

(0)

次韵嘲落梅代梅答二绝·其二

吹开吹落本无心,万物自秋还自春。

若把秾花校枯寂,本无诸妄亦无真。

(0)

依韵和吴起季见寄

骐骥瘦,驽骀肥,不如占我白石矶。

出无车,食无肉,宁复羡渠黄金屋。

叔孙礼乐何纷纶,两生不行岂徒云。

丈夫结交半天下,几人沮溺同耕云。

捷径趋荣速如鬼,龌龊岂堪豪右齿。

虞卿著书托穷愁,仲蔚绕宅蓬蒿秋。

朅来话旧重携手,往事纷纷集樽酒。

胸中奇气耿独在,匣剑时作蛟龙吼。

穷亦乐,贫非痡,且复安步行坦途。

从人嘲笑我非夫,乘流则逝宁须扶。

亦知落落固难合,焉能郁郁屈此乎。

朝驱车于阆风之颠,夕济舟于丹水之渊。

放身物外岂不好,局蹐人间真可怜。

追若亡,汗漫游,笑宁子,商声讴。

岂曰无衣,与子同裘。天地一马,日月双辀。

噫,流光胡可以淹留。

(0)

陈丞相诞日·其二

壶山和气俪神崧,间世钟贤应尹躬。

小试经纶安鼎鼐,更恢韬略靖华戎。

力陈致主千秋鉴,梦协遐年八十公。

不用安期觅瓜枣,蓬莱清浅照方瞳。

(0)

至东林谒回仙人像

罨画溪山杳霭中,为寻遗事访禅宫。

回嵓故迹依然在,渭水非熊恍似空。

绿薜侵衣馀手泽,遗榴辉壁想仙风。

溪边东老家何处,尚有孙礽话乃翁。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