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蹇供常病,栖迟隔故乡。
检书槐月晓,移枕竹风凉。
翠管虚中禁,金茎足上方。
圣朝无羽猎,未敢奏长杨。
偃蹇供常病,栖迟隔故乡。
检书槐月晓,移枕竹风凉。
翠管虚中禁,金茎足上方。
圣朝无羽猎,未敢奏长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卧病在床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故乡的思念。首句“偃蹇供常病”以“偃蹇”形容病态的慵懒,与“常病”呼应,暗示了长期的疾病缠身。接着“栖迟隔故乡”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因病滞留异乡,无法回到故乡,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检书槐月晓”写出了诗人清晨检阅书籍的情景,月光下的槐树投下斑驳的光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移枕竹风凉”则通过移动枕头到竹林边,感受微风带来的清凉,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试图从病痛中寻求一丝慰藉的心态。
“翠管虚中禁,金茎足上方”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宫廷中的翠管和金茎,虽然身处禁中却感到空虚,只有上方的星辰给予安慰。这里既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有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
最后,“圣朝无羽猎,未敢奏长杨”表明了诗人身处的时代背景。在明朝这样一个相对开明的朝代,诗人却未能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表达了对仕途不顺的遗憾和对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含蓄,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父兄果能贤,子弟之所托。
我生既不才,不足为汝学。
但颇好古书,口能辨纯驳。
以古證于今,今人陷沟壑。
不慕笃天伦,智力日相角。
匪因财货生,即由妻子作。
不慕农商业,飘飘日嬉谑。
呼卢猎毛虫,弯弓落蜚雀。
不读圣贤书,甘心染污浊。
戏同牧猪奴,反以为真乐。
不慕亲仁贤,日夜耽糟粕。
蚁聚高阳徒,士远如孤鹤。
凡此今人行,为害胜鸩药。
所志流卑污,惟家日萧索。
臭名播远近,闻者皆惭怍。
劝尔效田荆,诫尔阋墙恶。
劝尔慕伯高,诫尔勿浮薄。
劝尔读陶戒,诫尔勿樗博。
劝尔读初筵,诫尔勿酣酌。
不见江上潮,一退日以涸。
不见日下冰,一消日以铄。
不见地上土,一崩日以削。
不见园中花,一衰日以落。
世事总如此,在人自知觉。
尔宜深究图,无徒轻诺诺。
《示弟》【明·苏葵】父兄果能贤,子弟之所托。我生既不才,不足为汝学。但颇好古书,口能辨纯驳。以古證于今,今人陷沟壑。不慕笃天伦,智力日相角。匪因财货生,即由妻子作。不慕农商业,飘飘日嬉谑。呼卢猎毛虫,弯弓落蜚雀。不读圣贤书,甘心染污浊。戏同牧猪奴,反以为真乐。不慕亲仁贤,日夜耽糟粕。蚁聚高阳徒,士远如孤鹤。凡此今人行,为害胜鸩药。所志流卑污,惟家日萧索。臭名播远近,闻者皆惭怍。劝尔效田荆,诫尔阋墙恶。劝尔慕伯高,诫尔勿浮薄。劝尔读陶戒,诫尔勿樗博。劝尔读初筵,诫尔勿酣酌。不见江上潮,一退日以涸。不见日下冰,一消日以铄。不见地上土,一崩日以削。不见园中花,一衰日以落。世事总如此,在人自知觉。尔宜深究图,无徒轻诺诺。
https://shici.929r.com/shici/5e2h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