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奚所羡,功名上钟鼎。
遭逢既不造,俯仰烟林迥。
非徒慕清高,民彝藉彪炳。
夷齐卧首阳,巢许啸箕颍。
风流遥可挹,寸心常耿耿。
天地任否泰,万物听昏惺。
独与鹿豕游,随处饶清景。
石烂列屏幽,泉涵一鉴静。
嗟彼采芝翁,老被汉宫请。
人生奚所羡,功名上钟鼎。
遭逢既不造,俯仰烟林迥。
非徒慕清高,民彝藉彪炳。
夷齐卧首阳,巢许啸箕颍。
风流遥可挹,寸心常耿耿。
天地任否泰,万物听昏惺。
独与鹿豕游,随处饶清景。
石烂列屏幽,泉涵一鉴静。
嗟彼采芝翁,老被汉宫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名扬的作品,名为《咏史二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抱负和情感的诗歌。开篇“人生奚所羡,功名上钟鼎”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并非人生所应羡慕的东西。接下来的“遭逢既不造,俯仰烟林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诗中的“非徒慕清高,民彝藉彪炳”表明诗人并非仅仅追求清高自守,而是关注民生疾苦,用"藉彪炳"来形容人民的困顿和重担。"夷齐卧首阳,巢许啸箕颍"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圣人一样,在山林间安身心。
"风流遥可挹,寸心常耿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不满和不安。"天地任否泰,万物听昏惺"则是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悟。
最后,“独与鹿豕游,随处饶清景”表达了诗人的隐逸之志,希望能够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石烂列屏幽,泉涵一鉴静"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具体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孤寂。
全诗通过对比世俗功名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念的深刻思考。同时,这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透露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束蒿扫却庭前雪,捲帘延入天中月。
将军脱剑披麟膏,笑指千山一千叠。
妖童娥娥红粉妆,繁弦幺袅流清商。
含情含态称霞觞,绣罗裙折双鸳鸯。
无端肩上作掌上,轻身婀娜来昭阳。
瞥惊忽落彩云乡,绿珠楼陨悲遗香。
弓官虎士惊欲狂,酒徒词伯皆徬徨。
须臾娇啭起青扬,春波帝子游潇湘。
一斗一石饮不了,雾眼相看情愈好。
生憎容剧夜珠明,柳枝欲把桃花恼。
内中绿衣色更佳,歌残舞罢归谁家。
惭余白发老无赖,梦里不知谁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