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蟾宫第一枝,西风八月正中时。
三场我己曾酣战,一字谁云不疗饥。
龙种自来天上出,豹斑未许管中窥。
不须更问承恩处,浩浩波光满凤池。
华发蟾宫第一枝,西风八月正中时。
三场我己曾酣战,一字谁云不疗饥。
龙种自来天上出,豹斑未许管中窥。
不须更问承恩处,浩浩波光满凤池。
这首明代程通的诗《和紫虚丹房二十首(其二十)》以“华发蟾宫”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月夜的景象,其中“华发”暗指诗人已届年长,但对蟾宫(月宫)的追求并未减退。"西风八月正中时"点明了季节和时间,秋风萧瑟,正值中秋佳节。
接下来的两句“三场我己曾酣战,一字谁云不疗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与追求,即使经过多次激烈的学术较量(三场酣战),也坚信知识(一字)能解决生活中的饥饿问题,寓意深刻。
“龙种自来天上出,豹斑未许管中窥”运用象征手法,将自己比作龙种,暗示出身高贵或才华出众,同时强调自己的学识深藏不露,不愿被人轻易窥探。
最后两句“不须更问承恩处,浩浩波光满凤池”,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情的认可,无需再问是否能得到赏识,因为他的才华如同满池的波光,自然流露出凤池(朝廷)的荣耀。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比喻,展现了诗人自信且淡泊名利的态度,以及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北上曾倾盖,南归但倚楼。
旬宣临粤土,俊杰起泸州。
菽水情偏共,兰金分亦投。
甘为清净退,真脱网罗求。
奉檄缘家食,悬车谢国谋。
人歌棠所茇,天照柏为舟。
白峒开三径,黄花傲九秋。
潘舆驰燕喜,郫酒侑鸾讴。
宝岫云随望,支江月映流。
羡君从此去,扶病赋离忧。
采菊登高冈,崎岖行苦饥。
顾见坂田中,粲粲金满枝。
芳馨不在远,中心胡乃遗。
缅怀王子乔,弃俗乘云螭。
寄言青鸾鸟,瑶华杳难期。
蹠实会有程,排虚非所知。
县圃不可即,仙夫诚已希。
白榆何历历,无根自相依。
霣地硁然石,乃为人所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