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樵入云不见云,芒鞋齧入青苔痕,小髻插花肩负薪。
戒子勿深深有虎,叉手告予有老母。
村樵入云不见云,芒鞋齧入青苔痕,小髻插花肩负薪。
戒子勿深深有虎,叉手告予有老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首句“村樵入云不见云”,以“入云”二字,巧妙地将樵夫的形象与云雾融合,既表现了山林之高峻,也暗示了樵夫劳作的艰辛与不畏艰难的精神。接着,“芒鞋齧入青苔痕”一句,通过“芒鞋”和“青苔痕”的细节描写,不仅勾勒出樵夫行走的足迹,也隐含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熟悉与亲近。而“小髻插花肩负薪”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一个头戴小髻、肩扛柴薪、头插鲜花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趣味。
后两句“戒子勿深深有虎,叉手告予有老母”则揭示了人物背后的情感与责任。通过“戒子勿深深有虎”一句,展现了对自然危险的警惕与对同伴的关怀;而“叉手告予有老母”则直接点明了人物行动背后的深层原因——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孝心。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人物形象,也传递出了浓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乡村世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泥滑滑,行路难。
前有网罗,后有弹丸,欲往从之摧羽翰。
尔既无黄鹄翔云之俊翮,又无白鹤乘轩之仙骨。
颉之颃之亦何苦,鹗荐秋风岂及汝。
云霄虽高不如衡茅,雕笼虽华不如故巢。
倦羽氋氃屡前却,行路之难亦已觉,况听一声泥滑滑。
早岁学苏张,晚年逃佛老。
程子讥坡公,毕竟非同道。
坡公负奇才,睥睨乾坤小。
其性复聪明,冰雪澄怀抱。
宦海起风波,窜逐至岭表。
功名富贵场,春梦何草草。
尘虑渐销除,抗志青云皎。
佛亦聪明人,觉悟生来早。
坡公与印之,箭机彻了了。
籍以佐风骚,藉以涤烦恼。
并非入空门,龙象炫金宝。
昌黎谪潮阳,旧侣长安杳。
亦复识上人,来往通书稿。
可见大才人,末路迂拘少。
洛蜀党虽分,此事休轻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