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学苏张,晚年逃佛老。
程子讥坡公,毕竟非同道。
坡公负奇才,睥睨乾坤小。
其性复聪明,冰雪澄怀抱。
宦海起风波,窜逐至岭表。
功名富贵场,春梦何草草。
尘虑渐销除,抗志青云皎。
佛亦聪明人,觉悟生来早。
坡公与印之,箭机彻了了。
籍以佐风骚,藉以涤烦恼。
并非入空门,龙象炫金宝。
昌黎谪潮阳,旧侣长安杳。
亦复识上人,来往通书稿。
可见大才人,末路迂拘少。
洛蜀党虽分,此事休轻藐。
早岁学苏张,晚年逃佛老。
程子讥坡公,毕竟非同道。
坡公负奇才,睥睨乾坤小。
其性复聪明,冰雪澄怀抱。
宦海起风波,窜逐至岭表。
功名富贵场,春梦何草草。
尘虑渐销除,抗志青云皎。
佛亦聪明人,觉悟生来早。
坡公与印之,箭机彻了了。
籍以佐风骚,藉以涤烦恼。
并非入空门,龙象炫金宝。
昌黎谪潮阳,旧侣长安杳。
亦复识上人,来往通书稿。
可见大才人,末路迂拘少。
洛蜀党虽分,此事休轻藐。
这首诗通过对比苏轼(坡公)与佛家的智慧,探讨了才华横溢之人晚年追求精神解脱的可能性。诗中提到苏轼年轻时学习苏秦和张仪的纵横之术,晚年却转向佛教寻求解脱,这反映了他复杂的人生轨迹和对不同哲学思想的探索。
诗中提到程子批评苏轼,认为他虽然才华出众,但并未真正与佛家同道。接着描述了苏轼在官场的起伏,以及他如何通过佛法的智慧逐渐消除了世俗的忧虑,最终达到了心灵的清明。诗中还提到佛家同样具备聪明才智,能够早悟人生真谛,与苏轼形成了互补。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引用韩愈(昌黎)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大才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往往能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智慧应对。最后,诗中提到即使在学术派别有所分歧的情况下,对于苏轼晚年选择的智慧追求也应给予尊重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轼晚年生活和思想转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才华与智慧、世俗与超脱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故人邀我游灵隐,酒清殽美情亦浓。
天晴风暖恣清赏,水曹仙子同从容。
千山万山耸奇石,五里十里皆青松。
浣手爱汲西溪水,振衣直上飞来峰。
冷泉亭上步苍藓,呼猿洞口询支公。
主人携酒任所之,飘飘身世如仙踪。
十年奔走京洛尘,见说此地如梦中。
岂知奉使此一览,乾坤万古双眸空。
我观胜地复有几,罗浮五老相争雄。
人生百年似风烛,几回胜概能相逢。
红尘坐洗三万斛,便觉两腋生清风。
主人爱客兴未已,开尊席地合涧东。
三酌五酌复十酌,主宾颜色生春红。
老僧知我亦酩酊,木犀香茗时时供。
疏林落日返飞鸟,隔山远寺闻昏钟。
半醒半醉辞主人,肩舆快快还匆匆。
凉风吹面酒复醒,收拾此景来诗筒。
凭谁唤起骆宾王,天香桂子诗尤工。
《游灵隐寺》【明·江源】故人邀我游灵隐,酒清殽美情亦浓。天晴风暖恣清赏,水曹仙子同从容。千山万山耸奇石,五里十里皆青松。浣手爱汲西溪水,振衣直上飞来峰。冷泉亭上步苍藓,呼猿洞口询支公。主人携酒任所之,飘飘身世如仙踪。十年奔走京洛尘,见说此地如梦中。岂知奉使此一览,乾坤万古双眸空。我观胜地复有几,罗浮五老相争雄。人生百年似风烛,几回胜概能相逢。红尘坐洗三万斛,便觉两腋生清风。主人爱客兴未已,开尊席地合涧东。三酌五酌复十酌,主宾颜色生春红。老僧知我亦酩酊,木犀香茗时时供。疏林落日返飞鸟,隔山远寺闻昏钟。半醒半醉辞主人,肩舆快快还匆匆。凉风吹面酒复醒,收拾此景来诗筒。凭谁唤起骆宾王,天香桂子诗尤工。
https://shici.929r.com/shici/GKeitY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