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版长老,作此诗》
《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版长老,作此诗》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

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

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

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

(0)
注释
丛林:广袤的森林。
法嗣:佛法的后代,指僧侣弟子。
横枝:旁逸斜出的树枝。
石头路:艰难的山路。
玉版师:比喻德高望重的禅师。
柏树子:柏树籽,可能暗指禅修者。
箨龙儿:竹笋的别称,象征新生和希望。
瓦砾:废弃的砖瓦,象征过去的遗迹。
此君:对竹子的尊称,也指有学问的人。
翻译
丛林深邃百丈长,法脉分支繁茂生。
哪怕山路多崎岖,也要前来拜玉师。
暂借柏树为媒介,询问竹笋幼童期。
瓦砾尚能述往昔,这智慧怎能无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禅诗,诗中描述了与一位名为器之的高僧的交流和对他的赞誉。

“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这里以树木比喻佛法的传承和发展,丛林指的是茂密的森林,比喻禅门的法脉;百丈则形容其深远和广大;法嗣是指禅宗的师承关系,横枝则象征着法脉的繁盛与多样。

“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这两句表达了对器之师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敬意。石头路形容的是禅修的道路崎岖而困难,而来参则是指来寻访和学习;玉版师则是对器之的尊称,表示其德高望重,如同玉一般珍贵。

“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这两句诗则表现了与器之在自然环境中交流的场景。柏树子可能指的是柏树下修禅的僧侣,而箨龙儿则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可能是对某类生物或自然现象的一种戏谑式称呼。

“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器之师傅的赞赏和不解。瓦砾指的是碎石小砾,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事物也能被器之所开示,显示出其深厚的禅理;而“此君那不知”则可能是一种谦逊或自嘲,也有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器之师傅境界的钦佩与困惑。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十五夜,同虎丘僧圣予玩月

纷纷歌吹乱层峦,閒里哦吟费改删。

如我情方酬好月,何人游不负佳山。

婆娑竹柏影皆活,咫尺清虚府可攀。

此夕虎丘添故事,参寥坡老两人閒。

(0)

谒希夷像

峡口猿啼与鸟啼,白云终日护希夷。

如今驴背无由堕,正是先生熟睡时。

(0)

经熊耳山

熊耳峰何壮,诸山拥一尊。

高将中岳并,远见三秦门。

驴背风多大,衣前云可扪。

纷纷罗列者,看去是儿孙。

(0)

山居即事

年年山桂发中秋,有兴邀朋共一游。

半吐半含香未足,如金如粟色何优。

岩前将熟青黄稻,港畔齐飞大小鸥。

日暮鸟归思欲返,照人新月漫勾留。

(0)

拟高青邱梅花诗九首·其八

韶光庾岭转青阳,忽讶君来共此乡。

看到瑶华须发冷,吟残玉屑齿牙香。

雨中春树谁先发,雪后园林独未荒。

听得漏声花外尽,一帘清影正飞霜。

(0)

闲居

闲居观物化,春禽逞新语。

开轩绿阴稠,欣此夜来雨。

清晨涉前溪,嘉卉满芳圃。

临池羡鱼游,傍檐看燕乳。

物各适其天,吾何局兹宇。

春风沂水中,悠然得吾与。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