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翠烟深,日入空山静。
渔火隔溪明,寒松落疏磬。
古寺翠烟深,日入空山静。
渔火隔溪明,寒松落疏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中古寺景象。首句“古寺翠烟深”,以“翠烟”二字生动地勾勒出古寺被浓密的绿色烟雾环绕的景象,暗示了古寺历史悠久,环境清幽。接着,“日入空山静”一句,通过“日入”和“空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归静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古寺的宁静与神秘感。
“渔火隔溪明”则将视线从古寺拉向远处,通过“渔火”这一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山寺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气息,仿佛在繁忙的世界之外,还有一片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最后,“寒松落疏磬”一句,以“寒松”象征着古寺的庄重与坚韧,而“疏磬”则暗示了寺庙中传来的悠扬钟声,既表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也体现了古寺在静谧中传递出的超凡脱俗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古寺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春归龙塞北,骑指雁门垂。
胡笳折杨柳,汉使采燕支。
戍城聊一望,花雪几参差。
关山有新曲,应向笛中吹。
万戟淩霜布,森森瑞气间。
垂衣当晓日,上寿对南山。
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
小臣无事谏,空愧伴鸣环。
有月曾同赏,无秋不共悲。
如何与君别,又是菊花时。
古来不患寡,所患患不均。
单醪投长河,三军尽沈沦。
今人异古人,结托唯亲宾。
毁坼维鹊巢,不行鸤鸠仁。
鄙吝不识分,有心占阳春。
鸾鹤日已疏,燕雀日已亲。
小物无大志,安测栖松筠。
恩眷多弃故,物情尚逐新。
瓦砾暂拂拭,光掩连城珍。
唇吻恣谈铄,黄金同灰尘。
苏秦北游赵,张禄西入秦。
既变嫂叔节,仍摈华阳君。
万世金石交,一饷如浮云。
骨肉且不顾,何况长羁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