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眺》
《秋眺》全文
明 / 沈守正   形式: 古风

秋尽嗟穷索,山深倍授衣。

梧桐乱下地,蟋蟀鸣在帷。

嶷嶷暮山净,皦皦寒鸱饥。

坐久石苔冷,纷纷樵斧归。

倚徙看倦鸟,林薄还惊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山中景色的凄清与寂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情感。

首句“秋尽嗟穷索”,点明了季节的更替,表达了对秋天即将结束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失落。“山深倍授衣”,进一步描绘了深山中的寒冷,需要多添衣物以御寒的情景,暗含了生活的艰辛与困顿。

接下来,“梧桐乱下地,蟋蟀鸣在帷”两句,通过梧桐落叶和蟋蟀的鸣叫,生动地展现了深秋的景象,梧桐叶落象征着生命的凋零,蟋蟀的鸣叫则增添了几分凄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败的感慨。

“嶷嶷暮山净,皦皦寒鸱饥”描绘了傍晚时分,山色纯净,寒鸦饥饿的情景。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山的静谧与鸟的饥饿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悲凉的氛围。

“坐久石苔冷,纷纷樵斧归”则展示了诗人长时间静坐后,感受到石头上的苔藓已变得冰冷,远处砍柴的人们陆续归来的情景。这两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与诗人的孤独形成了对比。

最后,“倚徙看倦鸟,林薄还惊飞”以倦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以及对自由与安宁的渴望。倦鸟在林间飞翔,却因惊扰而不得不重新寻找栖息之地,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隐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变化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沈守正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元夕后小雨

淡春阴如雾,酿春雨、洒春城。
便罗绮风柔,园林气暖,巷陌尘轻。
鳌山顿成潇洒,恰上元过也罢烧灯。
到处柳金梅雪,一时水绿山青。
午窗梦断破微晴。
蓦听卖花声。
忆北苑寻芳,南园载酒,节近清明。
韶华向人如旧,莫青春行乐负平生。
说与东君知道,先迎舞燕歌莺。

(0)

蝶恋花 次前韵,答智仲敬

多病多愁心性软。
自上疏帘,怕隔双飞燕。
梦觉绿窗花影畔。
起来翻喜茶瓯浅。
香压玉炉消欲断。
情绪厌厌,犹傍琴书懒。
瞥见壁间蜗引篆。

(0)

木兰花慢 代人赠吹箫赵生

甚无情枯竹,使人喜、使人悲。
爱太古遗音,承平旧曲,吹尽参差。
千秋凤台人去,算风流、只有赵郎知。
秋晚楼空月夜,日长人静花时。
酒阑更与尽情吹。
欲起不能归。
怕幽壑潜蛟,孤舟嫠妇,掩泣惊飞。
伤心少年行乐,奈春风、不染鬓边丝。
静倚阑干十二,醉魂飞瑶池。

(0)

水龙吟 马观复基司以九日水龙吟赋神 峰邀

小石也。
观复家广平地有神山,因以命石物齐各自逍遥,何知*小鲲鹏大。
乾坤太华,神?
相望,两眉争黛。
元气遗形,幽人良友,朝看夕对。
尽共工怒触,巨灵善擘,众山碎、未吾害。
借问此峰谁得。
羡白眉、故家文会。
萧然文室眼明,更比寻常宽快。
长与安排,名香细茗,芳醪鲜脍。
恐不时、便有打门狂客,设元章拜。

(0)

清平乐 张秀实芍药词

牡丹花落。
梦里东风恶。
见说君家红芍药。
尽把春愁忘却。
隔墙百步香来。
数丛为我全开。
拚向彩云堆里,醉时同卧苍苔。

(0)

清平乐 野芳亭观画罗汉

千金不换。
壁上阿罗汉。
古怪清奇君细看。
画是如来变现。
天龙鬼物青红。
断崖流水孤松。
知在野芳亭上,恍然兜率天中。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