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带秋色,扁舟移晚凉。
兰桡经过处,细细白蘋香。
高树带秋色,扁舟移晚凉。
兰桡经过处,细细白蘋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高树带秋色",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深秋时节,树木披上金黄的秋装,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季节的变迁。"扁舟移晚凉",进一步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小船在水面轻轻滑行,带来了夜晚的微凉气息。
"兰桡经过处","兰桡"指的是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桨,暗示了乘船人的雅致与品味,也增添了画面的文人意趣。"细细白蘋香"则是细腻地描绘了水中白萍散发出的清香,这种香气在静谧的湖面上轻轻飘荡,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清新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高树、扁舟、兰桡和白蘋香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秋日傍晚的闲适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顾清的笔触简洁而富有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那份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之美。
谢塘疏凿时,沧洲聊可拟。
高有智者情,淡如君子旨。
秋光夜初永,渔唱幽宜起。
白鹭闲不惊,圆荷翠相倚。
宛然江上色,孰为嚣尘里。
待月泛潺湲,观鱼戏清泚。
楼阴仰窗岫,阁影明霞绮。
预想及瓜时,恋恋诚无已。
梧桐响雨,忆空江寒浪,渔舟冲雪。
横卧云峰千叠嶂,风旆槽香新压。
网跃银刀,纶收钩线,倚棹清歌发。
征鸿嘹亮,助予闲奏音节。
天上桂子阴成,月中香旧,几度人间别。
玉斧匣中常夜吼,可惜光阴虚设。
唤下云梯,直攀金户,打透重门铁。
姮娥念旧,料应重许人折。
楚天来驾春相送。半醉侧、花冠重。
瑶台清宴,群仙戏手,剪出彩衣犹动。
谁拂瑶琴巧弄。舞丹山、三千雏凤。艳冶轻盈放纵。
倚东风、从来遍宠。
桃花溪上,相思未断,愁掩五云真洞。
算曾揖、飞鸾双控。等闲入、襄王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