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独秀峰》
《登独秀峰》全文
明 / 释今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翠微孤耸隐重城,临桂登临倍动情。

千载藩屏归洞壑,万家烟火似升平。

南薰想像亭犹在,北极空濛日自明。

谁道沧桑多变易,秋山如画晚江晴。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今辩的《登独秀峰》,以独秀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翠微孤耸隐重城”,以“翠微”形容山色之青翠,以“孤耸”描绘独秀峰独立于群山之中的雄姿,同时“隐重城”则暗示了山势的高峻,与城市的喧嚣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

“临桂登临倍动情”一句,点明了诗人登临独秀峰时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千载藩屏归洞壑,万家烟火似升平”两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山川的永恒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独秀峰见证了千年的历史,而山下的村落烟火,则象征着和平与安宁的生活景象。

“南薰想像亭犹在,北极空濛日自明”则进一步描绘了独秀峰周围的自然景观,南风轻拂,仿佛亭台依旧存在;北极之地,云雾缭绕,但阳光依然明亮,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谁道沧桑多变易,秋山如画晚江晴”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即使世事变迁,秋山依旧如画,晚江晴朗,寓意着自然之美超越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永恒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独秀峰及其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今辩
朝代:明

今辩(一六三八—一六九七),字乐说。番禺人。俗姓麦。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雷峰受具,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主海云、海幢两山。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示寂长庆。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猜你喜欢

送蓨县刘主簿楚

起家得事平原侯,晚出都门辞旧游。

草色连绵几千里,青骊躞蹀路旁子。

花深近县宿河阳,竹映春舟渡淇水。

邺下淹留佳赏新,群公旧日心相亲。

金盘晓鲙朱衣鲋,玉簟霄迎翠羽人。

王程书使前期促,他日应知举鞭速。

寒水浮瓜五月时,把君衣袖长河曲。

(0)

送张渚赴越州

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

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

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0)

梁城赠一二同幕

五营河畔列旌旗,吹角鸣鼙日暮时。

曾是信陵门下客,两回相吊不胜悲。

(0)

夜飞鹊

北林夜方久,南月影频移。

何啻飞三匝,犹言未得枝。

(0)

三月十八日雪中作

芍药蔷薇语早梅,不知谁是艳阳才。

今朝领得春风意,不复饶君雪里开。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七九

去年春鸟鸣,此时思弟兄。

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

绿水千肠咽,黄云四面平。

哀哉百年内,肠断忆咸京。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