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孤耸隐重城,临桂登临倍动情。
千载藩屏归洞壑,万家烟火似升平。
南薰想像亭犹在,北极空濛日自明。
谁道沧桑多变易,秋山如画晚江晴。
翠微孤耸隐重城,临桂登临倍动情。
千载藩屏归洞壑,万家烟火似升平。
南薰想像亭犹在,北极空濛日自明。
谁道沧桑多变易,秋山如画晚江晴。
这首明代诗人释今辩的《登独秀峰》,以独秀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翠微孤耸隐重城”,以“翠微”形容山色之青翠,以“孤耸”描绘独秀峰独立于群山之中的雄姿,同时“隐重城”则暗示了山势的高峻,与城市的喧嚣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
“临桂登临倍动情”一句,点明了诗人登临独秀峰时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千载藩屏归洞壑,万家烟火似升平”两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山川的永恒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独秀峰见证了千年的历史,而山下的村落烟火,则象征着和平与安宁的生活景象。
“南薰想像亭犹在,北极空濛日自明”则进一步描绘了独秀峰周围的自然景观,南风轻拂,仿佛亭台依旧存在;北极之地,云雾缭绕,但阳光依然明亮,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谁道沧桑多变易,秋山如画晚江晴”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即使世事变迁,秋山依旧如画,晚江晴朗,寓意着自然之美超越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永恒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独秀峰及其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追求。
起家得事平原侯,晚出都门辞旧游。
草色连绵几千里,青骊躞蹀路旁子。
花深近县宿河阳,竹映春舟渡淇水。
邺下淹留佳赏新,群公旧日心相亲。
金盘晓鲙朱衣鲋,玉簟霄迎翠羽人。
王程书使前期促,他日应知举鞭速。
寒水浮瓜五月时,把君衣袖长河曲。
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
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
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五营河畔列旌旗,吹角鸣鼙日暮时。
曾是信陵门下客,两回相吊不胜悲。
芍药蔷薇语早梅,不知谁是艳阳才。
今朝领得春风意,不复饶君雪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