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夜》
《客夜》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岁暮青山远,天空白雁残。

孤舟凌夜发,长剑共谁看。

鼓角高城急,星辰大地寒。

中宵起遥思,仓卒负渔竿。

(0)
鉴赏

这首《客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孤独的夜晚行舟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客居异乡的思绪与情感。

首联“岁暮青山远,天空白雁残”,以“岁暮”点明季节,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远处的青山在岁末显得更加遥远,天空中的白雁则显得格外稀疏,仿佛是即将消逝的痕迹,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寂寥的氛围。

颔联“孤舟凌夜发,长剑共谁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独自驾着一叶扁舟,在夜色中启程,手中握着长剑,却无人可与之分享这份孤独与勇气。这里的“长剑”不仅象征着诗人的坚韧与决心,也暗含着对未知旅途的警惕与准备。

颈联“鼓角高城急,星辰大地寒”,将视角从个人转至更广阔的天地。高城之上,战鼓与号角声急促响起,似乎预示着某种紧张与不安。同时,星辰在寒冷的大地上闪烁,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冷峻与警醒。

尾联“中宵起遥思,仓卒负渔竿”,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深夜时分的思绪与行动。在寂静的夜晚,诗人起身遥想远方,或许是在思念家乡,或是对未来充满忧虑。最后,他“仓卒负渔竿”,似乎决定暂时放下心中的重担,去寻求片刻的宁静与解脱,或许也是在寻找心灵的寄托。

整体而言,《客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孤独与挑战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偈二首·其一

举体露堂堂,十分无挂碍。

千圣不能传,万灵咸顶戴。

拟欲共商量,开口百杂碎。

(0)

十二时·其十

日入酉,残霞返照门前柳。

无声一曲牧童归,背跨牛儿师子吼。

(0)

偈二首·其一

太阳门下,日日三秋,从东过西。

明月堂前,时时九夏,指鹿为马。

(0)

句·其六

欲识欢心从四海,钧天一曲引回銮。

(0)

次韵公实七月一日雨感怀二首·其二

日日愁随万绪多,遣愁不去若愁何。

文书引睡翻黄卷,福地求生访绿萝。

酒厌银瓶聊注瓦,衣辞锦袄且披蓑。

五更风雨作金石,助我贯珠商颂歌。

(0)

偈颂一一二首·其八十六

山僧略升此座,大众永息狐疑。

各各金毛师子,去来哮吼全威。

临济高声连喝,德山拈棒痛槌。

纵有一言半句,终不别作路歧。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