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黯当窗云不驱,不教风日到琴书。
只今老子风流地,何似茅山陶隐居。
黯黯当窗云不驱,不教风日到琴书。
只今老子风流地,何似茅山陶隐居。
这首诗名为《松棚》,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室内景象:窗外乌云密布,光线昏暗,连风日都无法穿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静谧。诗人自比为"老子",意指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风流(此处可能指超脱世俗的雅致或心境),并以茅山的陶隐居者为榜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浸天凉影,见楼台翻倒。斜红日,低涵照。
怪鱼行不度、龙睡乍惊,都错讶,人在水宫游眺。
朱栏閒凭处,淡雾疏烟,千嶂飞青被笼罩。
似高髻脩眉、翠黛轻施,遥相对、无情更恼。
看如此溪山逅良俦,却放丝樽停、早花应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