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天凉影,见楼台翻倒。斜红日,低涵照。
怪鱼行不度、龙睡乍惊,都错讶,人在水宫游眺。
朱栏閒凭处,淡雾疏烟,千嶂飞青被笼罩。
似高髻脩眉、翠黛轻施,遥相对、无情更恼。
看如此溪山逅良俦,却放丝樽停、早花应笑。
浸天凉影,见楼台翻倒。斜红日,低涵照。
怪鱼行不度、龙睡乍惊,都错讶,人在水宫游眺。
朱栏閒凭处,淡雾疏烟,千嶂飞青被笼罩。
似高髻脩眉、翠黛轻施,遥相对、无情更恼。
看如此溪山逅良俦,却放丝樽停、早花应笑。
此词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江楼夜景图。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视觉、听觉与内心感受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
首先,词的开篇“浸天凉影,见楼台翻倒”便已奠定了全词的基调——凉爽的夜色中,楼台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接下来,“斜红日,低涵照”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光影交错的美,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与楼台倒影相互辉映,美不胜收。
“怪鱼行不度、龙睡乍惊,都错讶,人在水宫游眺。”这一句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鱼儿、龙与人的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场景。鱼儿仿佛不愿穿越这宁静的水面,而龙似乎在沉睡中被突然惊醒,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既惊讶又好奇,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水下世界。
“朱栏闲凭处,淡雾疏烟,千嶂飞青被笼罩。”这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楼周围的环境。朱红色的栏杆旁,淡淡的雾气和稀疏的烟云缭绕,远处的山峦在青色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层次感的山水画卷。
“似高髻修眉、翠黛轻施,遥相对、无情更恼。”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山峦比作女子的发髻和眉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峦的形态之美。同时,词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美景的深深喜爱之情,即使面对如此美景,也难免心生感慨。
最后,“看如此溪山邂逅良俦,却放丝樽停、早花应笑。”词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朋友相聚的喜悦。在这样的美景中,与好友共饮美酒,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一切烦恼似乎都被抛诸脑后,心中充满了欢愉与满足。
整首词通过对江楼夜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