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黄后溪招饮江楼陪黄东石》
《洞仙歌.黄后溪招饮江楼陪黄东石》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浸天凉影,见楼台翻倒。斜红日,低涵照。

怪鱼行不度、龙睡乍惊,都错讶,人在水宫游眺。

朱栏閒凭处,淡雾疏烟,千嶂飞青被笼罩。

似高髻脩眉、翠黛轻施,遥相对、无情更恼。

看如此溪山逅良俦,却放丝樽停、早花应笑。

(0)
鉴赏

此词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江楼夜景图。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视觉、听觉与内心感受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

首先,词的开篇“浸天凉影,见楼台翻倒”便已奠定了全词的基调——凉爽的夜色中,楼台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接下来,“斜红日,低涵照”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光影交错的美,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与楼台倒影相互辉映,美不胜收。

“怪鱼行不度、龙睡乍惊,都错讶,人在水宫游眺。”这一句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鱼儿、龙与人的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场景。鱼儿仿佛不愿穿越这宁静的水面,而龙似乎在沉睡中被突然惊醒,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既惊讶又好奇,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水下世界。

“朱栏闲凭处,淡雾疏烟,千嶂飞青被笼罩。”这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楼周围的环境。朱红色的栏杆旁,淡淡的雾气和稀疏的烟云缭绕,远处的山峦在青色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层次感的山水画卷。

“似高髻修眉、翠黛轻施,遥相对、无情更恼。”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山峦比作女子的发髻和眉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峦的形态之美。同时,词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美景的深深喜爱之情,即使面对如此美景,也难免心生感慨。

最后,“看如此溪山邂逅良俦,却放丝樽停、早花应笑。”词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朋友相聚的喜悦。在这样的美景中,与好友共饮美酒,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一切烦恼似乎都被抛诸脑后,心中充满了欢愉与满足。

整首词通过对江楼夜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出都二首·其一

岫云舒卷半无因,八载丹衷未易陈。

岂有薄言逢彼怒,敢云微罪负皇纶。

恋家去妇终何补,脱叶悲风枉自嗔。

从此谁为鸣仗马,一哉宫府赞洪钧。

(0)

寄李伯襄入中秘二首·其二

吾兄千古自人豪,官向金茎饮露高。

词赋体从今日定,文章衡许几人操。

宫云万缕迟趋马,御柳千丝想拂袍。

早晚长安行乐处,开尊能不念吾曹。

(0)

姚孟长顾九畴侯木庵杨慕垣雷伯鳞过集分得乡字二首·其二

梦隔关河后,浮云变复常。

来过迟皓月,坐久爇名香。

良晤怜多别,深杯惜未狂。

灯光纷去马,投辖赋流黄。

(0)

瞻礼能祖肉身二首·其一

西来真面目,寂后尚留身。

万劫何曾变,真空不碍尘。

风幡如在眼,菜肉若为陈。

一段和光意,于兹欲度人。

(0)

出山示诸子并别社好里父九首·其三

淑气入春明,江天肃肃征。

旧游殊别鹤,新梦已迁莺。

食禄终何补,为官未有行。

平生怀一饭,簪组岂浮荣。

(0)

过青州五首·其三

离怀杯酒散,到梦复凄其。

经月青齐外,何时岭海湄。

南池人不作,江上柳空迟。

古迹成彫谢,中流有所思。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