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东林社,聊分玉井莲。
淤泥超黑业,定叶异青钱。
八法那能染,三车固可捐。
从容共鱼乐,吾意已忘筌。
不向东林社,聊分玉井莲。
淤泥超黑业,定叶异青钱。
八法那能染,三车固可捐。
从容共鱼乐,吾意已忘筌。
这首诗《种莲》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种莲的过程与心境。首句“不向东林社,聊分玉井莲”开篇即以“东林社”为背景,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高洁的生活态度。诗人选择在“玉井”中种植莲花,不仅体现了对莲花高洁品质的向往,也暗含着对理想生活空间的追求。
接着,“淤泥超黑业,定叶异青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莲花生长环境的恶劣(淤泥)与莲花本身清丽脱俗的形象(超然于黑业之上,叶片如青钱)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莲花不畏艰难、自洁自守的精神特质。
“八法那能染,三车固可捐”则从莲花的品格延伸至人的修为,以莲花不受外界污浊影响的特性,比喻人应坚守内心的纯净,不被世俗所染,同时表达了对追求内心清净、摆脱外在束缚的渴望。
最后,“从容共鱼乐,吾意已忘筌”以鱼儿在莲花间游弋的场景,象征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同时也暗示诗人已经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不再执着于外在形式(筌),而是沉浸于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种莲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卧龙山下,映明妆十里,粉红蛾绿。
中有仙姿犹独立,淡比霜前白菊。
听说新春,笙箫十院,并唱乘鸾曲。
钗声花气,只愁消尽君福。
当日鹤市曾游,馆娃人一笑,许迎金犊。
五夜西风三月雨,惆怅看花杜牧。
山影眉同,波光眼似,君笑吾当哭。
此情休问,铜荷泪飐残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