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人争惜,虚堂晚不扃。
村烟浮树白,堤路压潮青。
并跃鱼衔沫,归飞鹤晒翎。
劳生间日少,三宿此扬舲。
佳节人争惜,虚堂晚不扃。
村烟浮树白,堤路压潮青。
并跃鱼衔沫,归飞鹤晒翎。
劳生间日少,三宿此扬舲。
这首诗描绘了上巳日燕集西山草堂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自然的宁静。首句“佳节人争惜”点明了这是一个值得珍惜的美好时节,人们欢聚一堂,享受着节日的喜悦。接着,“虚堂晚不扃”描绘了夜晚的堂内并未关闭,似乎在等待着更多的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开放的氛围。
“村烟浮树白,堤路压潮青”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乡村的炊烟与树木的白色,堤岸的道路与海水的青色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接下来,“并跃鱼衔沫,归飞鹤晒翎”描绘了鱼儿跳跃、鹤鸟晒翅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和谐共处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
最后,“劳生间日少,三宿此扬舲”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反思,以及在短暂的休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节日场景和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朝发芳林岭,夜依馆头泊。
厌兹跋涉劳,怀哉田园乐。
生理苦艰难,归耕叹悠邈。
贫窭何足忧,甘旨焉所托。
栖栖道路中,素心负丘壑。
行年三十馀,齿牙半摇落。
良由筋骨疲,岂但质衰弱。
忧思耿不寐,起观众星白。
群鸡鸣江皋,已复戒行客。
松楸夹道云迷麓,细泉无声走空谷。
扪萝倚磴行转缓,百折峰峦看未足。
鹧鸪泣雨山漫漫,悬崖老树苍虬蟠。
登楼倚槛俯木末,漱泉汲涧分馀湍。
老僧延坐话夙昔,夜半谈空屡前席。
自言久是兹山主,殿下长垣屡封植。
山头碧瓦如连环,曾闻仙客来云间。
猿惊鹤怨知几许,伊吾声断愁空山。
明朝烟雨开晴旦,折花临水春将半。
我亦归山读故书,何必怀仙生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