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剑歌为周蓉湖银台赋》
《双剑歌为周蓉湖银台赋》全文
清 / 曹奕霞   形式: 古风

何来匣底双芙蓉,光怪烛屋明秋虹。

天地之宝恒万钟,非公博物谁昭蒙。

七闽云历三十峰,遇人谈剑名猿公。

剑虽不得其述穷,求之铸者靡良工。

干镆自古竞楚风,方彼百鍊炉冶红。

鬼神守护日月镕,良由造化非人功。

低徊往事余形容,到处已成踏雪鸿。

今兹建宁侯姓庞,命谁巧作山骨铜。

两虬跃出雌与雄,公久望气如司空。

得来仍在闽海东,神物固与奇士同。

晦显岂必殊霜锋,纵使埋没粪土中。

精采齧蚀光愈融,星文况铄银台崇。

斗牛电掣凌苍穹,宝装漆鞘声鏦鏦。

挂壁日惟图史共,舞时更与书法通。

佩之岂止庇一躬,欲卫吾道驱阴雺。

剑得其人其遇隆,不随下客弹鱼?。

酒酣斫地曾无庸,轩开有绿气郁葱,摩挲三尺愁吴侬。

(0)
鉴赏

这首清代曹奕霞的《双剑歌为周蓉湖银台赋》以双剑为题,通过描绘宝剑的神奇来历和非凡品质,表达了对拥有者周蓉湖的赞美以及剑与主人之间深厚缘分的寓意。诗中“匣底双芙蓉”形象生动,喻指剑的精美;“光怪烛屋明秋虹”则描绘了剑光的奇幻效果。诗人强调剑的珍贵在于天地造化而非人工之力,暗示了剑的非凡来历。

剑主周蓉湖被比作“遇人谈剑名猿公”,表明他具有高超的识剑眼光。剑虽未得详述,但铸剑工艺之精良可见一斑。诗人还提及剑与自然、神灵的紧密联系,以及剑在历史中的地位,如“星文况铄银台崇”。

剑的用途不仅限于个人防护,更是守护道德、驱邪的象征,正如“欲卫吾道驱阴雺”。诗人认为剑与人之间的契合度极高,不会像寻常兵器那样被人轻视或埋没,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展现出其内在的光芒。

最后,诗人通过“摩挲三尺愁吴侬”表达了对剑的亲近和对剑主的敬仰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对剑文化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曹奕霞
朝代:清

清浙江嘉善人,字秉生,号晰庭,晚号白村。监生。后归隐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工诗。有《白村集》。
猜你喜欢

汉回巧对

彼妇之走,可以出口。一字之滚,荣于华褒;

(0)

何煟祠联

所谓大臣,行己也恭,养民也惠;

厥有成绩,荆河惟豫,淮海惟扬。

(0)

挽盛康联

凡我亲族邻里乡党,咸说万家生佛,况素蒙知遇,从兵燹后培植至今,对黄鹤白云,汉上湖山空感旧;

如公富贵福泽寿考,允推一代完人,惟自叹沉沦,于宦海中涓埃未报,听凄风苦雨,江南草木亦含悲。

(0)

挽盛康联

平生恩德故乡多,公真福寿全归,只今琼宴重逢,尚留阙典;

令子勋名天下望,我已忧伤终老,从此青山独往,难冀知音。

(0)

嘲岑春蓂、庄赓良联

众楚人咻,引而置之庄岳;

一车薪火,可使高于岑楼。

(0)

明土司吴君墓联

昔扰荆蛮,历汗马百战场,说分茅有九溪父老;

今非明社,剩卧牛一抔土,问守冢到几叶儿孙。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