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金銮笔下春,脱靴力士几曾嗔。
后生不谓寻常事,惊怪先生胆是身。
斗酒金銮笔下春,脱靴力士几曾嗔。
后生不谓寻常事,惊怪先生胆是身。
这首诗《咏古(其四)》由宋代诗人虞俦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宫廷中的生活情景与精神风貌。
首句“斗酒金銮笔下春”,以“斗酒”形容文人的豪情与才华,将饮酒与创作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金銮殿作为皇帝的办公场所,象征着权力与威严,此处却因文人的笔触而充满了春天般的活力与生机,展现出文人虽身处权力中心,但依然保持独立思考与创作的热情。
次句“脱靴力士几曾嗔”,进一步刻画了文人在宫廷中的形象。力士,即侍卫或宫中仆役,通常负责保护皇帝安全或执行命令。在这首诗中,文人能够“脱靴”,意味着他敢于挑战权威,甚至可能与力士们发生冲突,但这些力士并未因此而生气或责备。这不仅体现了文人的勇气和不畏权势的精神,也暗示了当时宫廷内部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和表达。
后两句“后生不谓寻常事,惊怪先生胆是身”,则从旁观者的角度,对文人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这里的“后生”指的是年轻一代,他们或许不理解或不以为然于文人的某些行为,认为它们是寻常之事。然而,当他们看到这些行为时,却被文人的胆识和勇气所震惊,甚至感到不可思议。这种描述不仅赞扬了文人的胆略,也反映了社会对创新思想和个性表达的某种宽容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独特的个性、勇气以及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文学艺术的重视与包容。
吾家有仲文,风流擅文赋。
横被党人名,钩校同我锢。
吴江举义师,竟被楼船误。
脱身西入关,上书蒙奇遇。
片言赐豸冠,宰相苦见妒。
吾兄勇报恩,有怀无不吐。
会稽初入国,冀马方东渡。
恤邻宜见哀,况乃唇齿傅!如何元子诞,封爵遍?䪒。
称觞拜新恩,举朝懵不寤?
一疏破迷群,遂使主人惧。
谏章满皂囊,兹当推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