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光复堂诗》
《光复堂诗》全文
明 / 边贡   形式: 古风

岿岿光复堂,汤汤岁寒溪,故家世业传江西。

他园岂无木,重是祖手植。

他地岂无土,重是祖手辟。

物生各有主,天道终好还。

岚光映朝牖,不改门前山。

堂有趾,溪有涘,我溪不竭堂永峙。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名为《光复堂诗》。诗中描绘了光复堂与岁寒溪的景象,以及对先祖功绩的追忆和赞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首句“岿岿光复堂,汤汤岁寒溪”,开篇即以“光复堂”与“岁寒溪”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岿岿”形容光复堂稳固而庄严,“汤汤”则描绘溪水奔腾不息,两者相映成趣,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历史的延续与传承。

接着,“故家世业传江西”,点明了光复堂与江西的渊源,强调了家族的传承与历史的积淀。随后,“他园岂无木,重是祖手植;他地岂无土,重是祖手辟”,通过对比他处的树木与土地,强调了光复堂及其周围环境的独特性,以及先祖在此辛勤耕耘的功绩。

“物生各有主,天道终好还”,这一句表达了万物生长皆有其归属,顺应天道终将回归本源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这也暗示了光复堂与岁寒溪的存在,不仅仅是偶然,而是遵循着某种内在的秩序与法则。

“岚光映朝牖,不改门前山”,描绘了清晨时分,岚光透过窗户,山景依旧如初的画面,象征着时光流转,但自然之美与历史的印记永恒不变。最后,“堂有趾,溪有涘,我溪不竭堂永峙”,总结了光复堂与岁寒溪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两者虽有界限,却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预示着光复堂将永远屹立不倒,如同溪流之水,生生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光复堂与岁寒溪的描绘,以及对先祖功绩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对家族传承与历史延续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边贡

边贡
朝代:明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生辰:1476 ~1532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你喜欢

贺新凉.至毗陵谒纪光韩郡伯,与曾青藜话旧,再叠秋水轩韵

身似飘蓬卷。最难忘、雨萍风絮,饥驱愁遣。

忆昔相逢燕市日,别泪今朝犹泫。

来握手、芒鞋重茧。

月黑城东射虎路,绕秋花、竹马欢非浅。

参佐重,谋猷展。多君倚马才名显。

笑微躯、平津才扫,又寻卢扁。

回首软红尘十丈,争似桃花鸡犬。

捉鼻事、吾知其免。

美酒兰陵应共醉,念黑貂、裘敝还须典。

凭夜话,西窗剪。

(0)

双调望江南.西湖曲十首·其八

湖上舫,红粉漾晴空。

绣幕微褰清影里,纱窗半启碧波中。小泊断桥东。

凭栏望,心事暗惺忪。

六曲银屏妆镜晓,一帘春水黛痕浓。摇入藕花丛。

(0)

山中访友

来路沿流水,开门见好山。

花间携手语,酒后出诗删;

为约三椽筑,同消一味閒。

敢嫌供给少,满袖白云还。

(0)

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其四刮地风

因甚的趁秋风换了南柯。

因甚的寻春梦误了东坡。莽风流自古受多磨。

写生时已曾经过。他拥越被朱颜婀娜。

他倚胡床绿鬓婆娑。

到底来镜中花水中月,几曾真个。

空则是展鸾绡挥象管,费他年醉眼摩挲。

便新词尽向旗亭播。怕再世雏鬟发也皤。

(0)

无题

冈陵来势远,幽处更依山。

一片湖景内,千家市井间。

(0)

桂林偶怨

灵药成虚旧恨空,征衣无那楝花风。

丝丝春雨垂帘下,又向天涯识塞鸿。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