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锦江成渭水,花光红似长安。
铜驼空自泣秋烟。绮罗兴废外,歌酒死生间。
野哭千家肠已断,虫沙犹望生还。
金汤何计觅泥丸。西南容有地,东北更无天。
闻道锦江成渭水,花光红似长安。
铜驼空自泣秋烟。绮罗兴废外,歌酒死生间。
野哭千家肠已断,虫沙犹望生还。
金汤何计觅泥丸。西南容有地,东北更无天。
这首《临江仙》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其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首句“闻道锦江成渭水”,以“锦江”与“渭水”的对比,隐喻历史的沧桑巨变,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可能已成荒凉之境。接着,“花光红似长安”一句,通过色彩的描绘,将长安的繁华与生机跃然纸上,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盛衰无常的主题。
“铜驼空自泣秋烟”一句,借古物铜驼的哀鸣,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绮罗兴废外,歌酒死生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的兴衰与个人的生命体验紧密相连,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野哭千家肠已断,虫沙犹望生还”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千家万户的哀嚎,表达出对战乱、灾难中生灵涂炭的深切同情。最后,“金汤何计觅泥丸。西南容有地,东北更无天”两句,以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生、自然的复杂情感和独特见解,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玄冥雨霜叶槁地,谁为乾坤挽仁气。
苔枝老丑春力微,绡出蛟宫剪初试。
芳信不消三两点,已压春风二十四。
百花头上头更高,空谷天寒弄幽致。
太素忽开浑沌苞,阳奇首泄河图秘。
山林骨格知无双,冰雪精神真寡二。
道人纸帐卧江月,却爱独清同此意。
浅波照影自相耦,忆向孤山作春事。
斜阳冻蝶愁未知,海上先锋青鸟使。
朔风号枯林,吹寒入肌髓。
江湖客影孤,况复怀万里。
白战不持铁,何以破愁垒。
惟有无功乡,岁暮足可恃。
良朋邀我游,瓦盘列山卉。
轧轧鸣珠泉,滟滟浮翠蚁。
初疑变气候,渐觉忘我尔。
一觞复一觞,颓然两衰齿。
桓桓诸少年,互爵方未已。
虽醉不敢哗,谐谈亦书史。
所以柴桑翁,浊醪有妙理。
我渴梦西泠,攀条嚼冰蕊。
醒来步虚廊,天空月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