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高人解赏音,孤根未放草来侵。
不妨此后颁春力,却得从前爱日心。
模腊曾看黄淡淡,试妆犹恐晕深深。
而今驿使行如织,听取新来塞上吟。
堂上高人解赏音,孤根未放草来侵。
不妨此后颁春力,却得从前爱日心。
模腊曾看黄淡淡,试妆犹恐晕深深。
而今驿使行如织,听取新来塞上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次韵任使君咏梅二首》之一,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深刻情感。开篇“堂上高人解赏音”表明梅花之美,在于它不随波逐流,不为外界所动摇;“孤根未放草来侵”则形象地描绘出梅花坚守自我,拒绝外界杂质的高洁品格。
中间两句“不妨此后颁春力,却得从前爱日心”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生长周期的赞赏,即在严寒中绽放的梅花,比春天里的花朵更显珍贵。它承载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热爱。
“模腊曾看黄淡淡,试妆犹恐晕深深”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对于梅花颜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在装扮打理上的谨慎态度。梅花之色,如同女孩子的脸庞,需要精心呵护和修饰,以免过于浓重而失去了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而今驿使行如织,听取新来塞上吟”表明现在的诗人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细腻装扮自己的人,而是像忙碌的使者一样奔波不息。在边塞听到新的歌谣,这里的“塞上吟”可能指的是边疆地区士兵或游子们的歌声,传递着战争与守边的信息。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溪头烟煖蘋花春,岂独满渚亦满汀。
春城绮绣艳溪曲,柔玉掺掺歌采蘋。
采采芳鲜日将暮,玉碗琼盂旋分贮。
水晶阙冷禁城宽,兰棹夷犹缓归去。
乡来小亭横水浒,雨震风凌日榛莽。
山鬼啸梁猿啸渚,寂寞风烟向谁诉。
仙槎忽从银浦来,吟疆开拓搜吟才。
眼前有句未暇著,只著画楼临水开。
一双浮图笔插架,层级高低与楼亚。
从来天巧不曾藏,纷纷俗眼空茫羊。
赋此须还造楼手,大苏小杜相先后。
柳恽才华更有馀,那堪一等爱楼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