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杜摧芳不待秋,令人洒泪怨灵修。
门前吊客多青眼,堂上孀亲半白头。
共说才华为众许,岂期仁义是身雠。
一杯冥寞重泉土,野老相传说故侯。
兰杜摧芳不待秋,令人洒泪怨灵修。
门前吊客多青眼,堂上孀亲半白头。
共说才华为众许,岂期仁义是身雠。
一杯冥寞重泉土,野老相传说故侯。
这首挽词《萧少府挽词》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段成己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哀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联“兰杜摧芳不待秋,令人洒泪怨灵修。”以兰花和杜鹃花比喻逝者,虽未至秋而凋零,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惋惜与哀痛之情。同时,“灵修”一词借指逝者,暗含对其德行与智慧的高度评价。
颔联“门前吊客多青眼,堂上孀亲半白头。”描绘了逝者去世后,前来吊唁的宾客眼中充满哀伤,而其家中寡居的母亲或妻子已满头白发,形象地展示了丧事的凄凉与家庭的悲痛。
颈联“共说才华为众许,岂期仁义是身雠。”指出逝者生前才华横溢,深受众人赞誉,却未曾料到仁义之举竟成为其生命的代价,表达了对逝者不幸命运的感慨与无奈。
尾联“一杯冥寞重泉土,野老相传说故侯。”以一杯酒祭奠逝者于黄泉之下,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哀思。同时,通过野老的口述,将这段故事流传下去,使得逝者的形象得以在民间长久流传,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与历史感。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与道德价值的深刻反思。
严宸有追诏,趣上太守符。
疲民未苏醒,还顾空踌躇。
来寻灵源盟,喜与佳客俱。
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洿。
超然烦溽中,著身在冰壶。
迟明陟危亭,云涛渺空虚。
烟霏倏开阖,峰峦时有无。
伟哉此绝观,雄压东南隅。
苍崖万仞立,四面环琼琚。
翠木巧蔽亏,亭午清阴敷。
令人澹忘归,似到真华胥。
忆昨泛莲日,选胜邀朋徒。
摩挲岩上刻,慨仰赵与朱。
举觞酹且盟,一节期终初。
重来三十年,恍如隔朝晡。
并游四五人,存者独老癯。
有怀子陈子,感叹为欷歔。
子抱明月终,我方长涂趋。
颠踣惧不免,儆省当何如。
愿言祝同社,著力相携扶。
禅伯亦可人,新结峰顶庐。
老我故倦游,轩冕非所娱。
会须脱尘鞿,来依懒瓒居。
《游鼓山》【宋·真德秀】严宸有追诏,趣上太守符。疲民未苏醒,还顾空踌躇。来寻灵源盟,喜与佳客俱。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洿。超然烦溽中,著身在冰壶。迟明陟危亭,云涛渺空虚。烟霏倏开阖,峰峦时有无。伟哉此绝观,雄压东南隅。苍崖万仞立,四面环琼琚。翠木巧蔽亏,亭午清阴敷。令人澹忘归,似到真华胥。忆昨泛莲日,选胜邀朋徒。摩挲岩上刻,慨仰赵与朱。举觞酹且盟,一节期终初。重来三十年,恍如隔朝晡。并游四五人,存者独老癯。有怀子陈子,感叹为欷歔。子抱明月终,我方长涂趋。颠踣惧不免,儆省当何如。愿言祝同社,著力相携扶。禅伯亦可人,新结峰顶庐。老我故倦游,轩冕非所娱。会须脱尘鞿,来依懒瓒居。
https://shici.929r.com/shici/jER9ZRWH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