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田三首·其一》
《归田三首·其一》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

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

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

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

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

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0)
注释
人生:人的生活。
何所欲:想要什么。
两端:两件事。
中人:普通人。
富贵:财富和地位。
高士:高尚的人。
神仙: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者。
籍:缘分或记载。
亦在天:也受天命支配。
长安道:长安的道路,代指繁华都市的生活。
方丈山:仙山,象征仙境。
西京: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之一。
尘浩浩:尘世的纷扰繁杂。
东海:中国东方的大海,这里象征遥远的地方。
金门:富贵之门,这里指朝廷或权力中心。
琪树:神话中的珍奇树木,象征富贵。
归山下:回归简朴的生活。
如法:按照正道,遵循规则。
春田:春天的农田,象征生机与希望。
翻译
人生追求什么,无非就是两件事。
普通人爱慕富贵,高尚之士仰慕神仙。
要成为神仙需要缘分,富贵也在天命之中。
不要过于留恋长安的道路,也不要探寻方丈仙山。
西京的尘世喧嚣繁杂,东海的浪花浩渺无边。
金门难以进入,奇树又怎能攀爬。
不如回到山下,依法耕种春天的田地。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看破的诗篇。诗人通过“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开篇,指出人生的追求大多集中在物质富贵与精神寄托之间。随后的“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进一步区分了不同层次的人们对于幸福的不同追求。

诗中的“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表明这些追求并非凡人所能轻易获得,而是需要命运或修为才能达到的境界。紧接着,“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则是在劝诫人们不必过分执着于世俗的繁华和神秘的仙境。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描绘了广阔无垠的空间与时间背景,使人感到尘世的喧嚣与自然界的辽远形成鲜明对比。接着,“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则是说到了权贵之家和荣华富贵虽令人向往,却难以企及。

最后,“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表达了诗人最终的抉择——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选择回到自然中,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方式去生活。这一转折,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智慧,也展示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题阅古楼静室

千秋法宝聚球琳,三寸离钩妙义寻。

大士如如破颜笑,威音那畔祇而今。

(0)

人日瀛台即目

问安长乐哕鸾声,佳祉欣占人日晴。

祇以对时怀位育,因之取便到蓬瀛。

岁华见说登台赏,国典惟遵彻乐韺。

宝月楼头春色好,为田一揽万民情。

(0)

桂六首·其五

纱窗多护惜,瓷盆亦贴妥。

若从闻思修,堪證菩提果。

(0)

读王徽之传偶题

晋室清谈实妨政,不知马数诩崇情。

会稽当与牛羊长,孔子犹然素位行。

(0)

泛月三首·其三

满目冰光满意清,前年佳趣记分明。

笑他痴羡广寒者,未识人间有玉京。

(0)

滦阳别墅

秋巡今复到滦阳,潦水澄鲜可渡航。

几架书斋待留憩,四围山色是真常。

傥来何必亟言去,婪热堪怜漫趁凉。

著壁新题连旧什,独于斯也未能忘。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