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
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
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
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
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
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
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
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
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
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
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看破的诗篇。诗人通过“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开篇,指出人生的追求大多集中在物质富贵与精神寄托之间。随后的“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进一步区分了不同层次的人们对于幸福的不同追求。
诗中的“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表明这些追求并非凡人所能轻易获得,而是需要命运或修为才能达到的境界。紧接着,“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则是在劝诫人们不必过分执着于世俗的繁华和神秘的仙境。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描绘了广阔无垠的空间与时间背景,使人感到尘世的喧嚣与自然界的辽远形成鲜明对比。接着,“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则是说到了权贵之家和荣华富贵虽令人向往,却难以企及。
最后,“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表达了诗人最终的抉择——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选择回到自然中,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方式去生活。这一转折,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智慧,也展示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