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年七十还儿齿,静养端倪谁与比。
勋名赫赫勒旂常,随处体认皆天理。
长生秘诀让真人,炼丹壶中妙入神。
孰若著书开聋瞆,栽培桃李万年春。
世间有几如公福,濂洛关闽相接续。
归来绿野卧东山,四海九州仰金玉。
羡君七十方从心,尼山一矩正嗣音。
继往开来真不朽,道学相传亘古今。
翁年七十还儿齿,静养端倪谁与比。
勋名赫赫勒旂常,随处体认皆天理。
长生秘诀让真人,炼丹壶中妙入神。
孰若著书开聋瞆,栽培桃李万年春。
世间有几如公福,濂洛关闽相接续。
归来绿野卧东山,四海九州仰金玉。
羡君七十方从心,尼山一矩正嗣音。
继往开来真不朽,道学相传亘古今。
此诗颂扬了湛甘泉先生的德高望重与学问深邃。开篇以“翁年七十还儿齿”描绘其虽年逾古稀,却依然童心未泯,精神矍铄,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智慧。接着,“勋名赫赫勒旂常,随处体认皆天理”,赞扬其功勋卓著,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深刻理解并践行天理,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影响力。
“长生秘诀让真人,炼丹壶中妙入神”,通过对比,突出湛甘泉先生更注重于道德修养而非追求肉体长生,其心灵修炼达到了高深的境界。“孰若著书开聋瞆,栽培桃李万年春”,称赞他通过著书立说,启迪人心,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如同春日之花,长久绽放。
“世间有几如公福,濂洛关闽相接续”,表达了对湛甘泉先生福泽深厚、学问传承的敬佩之情,他的思想影响跨越时空,如同濂溪、洛水、关中、闽南等地的文化脉络相连,生生不息。
“归来绿野卧东山,四海九州仰金玉”,描绘了他晚年归隐田园,但仍受世人敬仰的情景,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羡君七十方从心,尼山一矩正嗣音”,表达了对其在七十岁时仍能遵循内心,传承孔子之道的羡慕之情。
最后,“继往开来真不朽,道学相传亘古今”,总结了湛甘泉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也跨越时间的长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实现了真正的永垂不朽。
出门识别苦,登车愁路长。
峡口断地脉,南北遥相望。
仆夫停其绥,川广限无梁。
仰视浮云驰,鸿雁同翱翔。
方舟未云涉,瞩险先傍徨。
道逢相识人,乃为心所当。
上言长相思,下言适何方。
屏营周路侧,原野何茫茫。
安得盈觞酒,与子同酌尝。
大义亮金石,俛仰郁中肠。
吾欲展此曲,列坐无高倡。
执手指欲别,险阻谁相将。
此水浅且涸,离忧方可量。
命不与愿俱,悲为参与商。
羡叹云中鹄,比翼归故乡。
碧鸳瓦上霜华微,白马河边秋雁飞。
蓟北征人尚未返,雒阳少妇捣寒衣。
双丝越练光如雪,开笥展衣肠百结。
支砧桐杵响初传,静夜空庭音易彻。
疾徐高下宛相同,惄如擗摽恨难穷。
愁心自诉光明月,凄韵应随断续风。
风前月下砧声度,斗转参横犹未卧。
撩乱流萤各自飞,缠绵络纬能相和。
回思夫婿未从征,灯前笑语若为情。
锦衾煖觉幽兰气,角枕微闻堕珥声。
那知离别生凄恻,剪刀针线长相忆。
岁岁空传蓟北书,年年用尽闺中力。
坐久新寒透裌绫,遥怜塞外更难胜。
受降城上思乡泪,今夜应知半是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