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其五》
《古意·其五》全文
宋 / 释契嵩   形式: 古风

穷品偶真叟,授我一卷书。

深林值幽人,遗我斧与锄。

斧锄亦奚为,教养材与蔬。

荒秽必须剪,使之蔼自如。

授书欲胡为,教尔心与躯。

学必先正己,自治乃及馀。

此意有嘉训,佩之未始除。

如何悠悠人,自谬欲是渠。

相习成薄俗,鲜德怀籧篨。

吾裁此俚语,凭君为传诸。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契嵩所作,名为《古意(其五)》。诗中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风气的忧虑。

首句“穷品偶真叟,授我一卷书”,描绘了诗人偶然遇到一位智者,得到了一本珍贵的书籍的情景。这本书籍不仅包含了知识,更蕴含了人生的智慧。

接着,“深林值幽人,遗我斧与锄”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暗示了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像耕种土地一样,用心去培育自己的品德和能力。斧锄在这里象征着工具,也寓意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荒秽必须剪,使之蔼自如”则进一步强调了去除生活中的杂念和障碍,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平静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心灵自由自在地生长。

“授书欲胡为,教尔心与躯”表明了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它能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身心,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我。

“学必先正己,自治乃及馀”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只有先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影响他人和社会。

“此意有嘉训,佩之未始除”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道理的珍视,认为它们如同宝贵的教诲,值得永远铭记。

最后,“如何悠悠人,自谬欲是渠。相习成薄俗,鲜德怀籧篨”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往往迷失自我,追求错误的价值观,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诗人对此表示忧虑,并希望人们能够反思,回归正确的价值观。

“吾裁此俚语,凭君为传诸”则是诗人希望自己的话语能够被广泛传播,影响更多的人。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个人修养和社会风气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释契嵩
朝代:宋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四秩满告归,曾使君饯别,席间奉呈

泽国正秋杪,微雨洒江滨。

凭高一望,万里多稼总如云。

芳野壤歌鼎沸,古市欢声辐凑,尽是泰平人。

铃阁尽无事,桃李满公门。恨瓜戍,趣征驭,惜芳辰。

高情耿耿,重别中夜沃清尊。

不为兰亭感慨,莫作楚狂醉倒,谭笑自生春。

明日送行处,忍顾翠眉颦。

(0)

次韵李相公偶成

帘鸟唤归梦,竹风追夕凉。

感时空有泪,却老分无方。

流水依山白,孤云带日黄。

无人共尊酒,散发卧藜床。

(0)

答赟禅师问宗门三印

印空印泥印水,平地寒涛竞起。

假饶去就十分,也是灵龟曳尾。

(0)

题壁

流落南来自可嗟,避人不敢御铅华。

却怜当日莺莺事,独立春风雾鬓斜。

(0)

居闲

富贵人所愿,贫贱不堪忧。

自有兰蕙清,非比萧艾羞。

功名如露草,飘瓦若虚舟。

千载傥相遇,皋夔及伊周。

苟使穷未达,一壑营一丘。

出处谨吾节,斯心已细筹。

(0)

醉落魄·其一夜静闻琴

铜壶漏歇。纱窗倒挂梅梢月。玉人酒晕消香雪。

促轸调弦,弹个古离别。雏莺小凤交飞说。

嘈嘈软语丁宁切。相如敧枕推红氎。

脉脉无言,还记旧时节。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