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划西来,孤石立水裔。
秋风折夫容,浮萍絷其蒂。
鱼龙互吞噏,苔莓相蔽翳。
怒涛截中流,风威时一霁。
须臾曳微澜,益觉风日丽。
江妃俨明妆,秋镜出鬟髻。
尚存空山庙,山鬼含幽睇。
雨工蛰雌霓,珠房照牡蛎。
欲上踏青螺,下卧蛟万岁。
长江划西来,孤石立水裔。
秋风折夫容,浮萍絷其蒂。
鱼龙互吞噏,苔莓相蔽翳。
怒涛截中流,风威时一霁。
须臾曳微澜,益觉风日丽。
江妃俨明妆,秋镜出鬟髻。
尚存空山庙,山鬼含幽睇。
雨工蛰雌霓,珠房照牡蛎。
欲上踏青螺,下卧蛟万岁。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边的一处礁石,以及周围环境的动态与静态美。诗人在开头以“长江划西来,孤石立水裔”两句,勾勒出长江奔腾而来的壮阔景象,以及那座独立于江水之中的孤石,形象生动。
接着,“秋风折夫容,浮萍絷其蒂”两句,通过秋风摧残花木、浮萍缠绕根部的描写,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变化。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鱼龙互吞噏,苔莓相蔽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礁石周围的生态景观,鱼龙在水中游弋,苔藓覆盖其上,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状态。
“怒涛截中流,风威时一霁”两句,描绘了江面的波涛汹涌与偶尔的平静,对比鲜明,富有动感。接下来,“须臾曳微澜,益觉风日丽”两句,通过短暂的波澜起伏,衬托出阳光下的江面更加明亮美丽。
“江妃俨明妆,秋镜出鬟髻”两句,将江面比作化妆的江妃和镜子,形象地描绘了江面的清澈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尚存空山庙,山鬼含幽睇”两句,转而描述了礁石附近可能存在的古庙与山神,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
最后,“雨工蛰雌霓,珠房照牡蛎”两句,通过雨后的彩虹与珍珠的光芒,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欲上踏青螺,下卧蛟万岁”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接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古老与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江边礁石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永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