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真教远市嚣,何曾爆竹听终宵。
年随马齿骎骎长,事共鸿泥渐渐消。
是处朝正沸车马,何人曲宴隔云霄。
无端振触春明梦,如此韶光度寂寥。
地僻真教远市嚣,何曾爆竹听终宵。
年随马齿骎骎长,事共鸿泥渐渐消。
是处朝正沸车马,何人曲宴隔云霄。
无端振触春明梦,如此韶光度寂寥。
这首清代冯宬的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新年景象。首句"地僻真教远市嚣",写出了诗人所居之地的偏远,使得新年的热闹气氛得以远离,显得格外静谧。"何曾爆竹听终宵"进一步强调了这里没有传统的新年鞭炮声,夜晚格外寂静。
接下来的"年随马齿骎骎长,事共鸿泥渐渐消",诗人以马的年龄比喻自己逐年增长,同时借鸿雁过冬后渐行渐远的景象,暗示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是处朝正沸车马"则与前文形成对比,描绘了外界的繁华热闹,而诗人身处之处则是宁静的。
"何人曲宴隔云霄"表达了诗人对曲宴欢庆的想象,但又遥不可及,仿佛在云端之外。最后一句"无端振触春明梦,如此韶光度寂寥",诗人感叹春光明媚的好时光在寂静中度过,流露出一丝孤独和寂寥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安静新年生活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淡感慨。
崔公邈邺台,黄生寄吴壤。
未瞻琼瑶色,尝接鸿雁响。
丈夫意气合,四海即吾党。
岂曰形面交,共以心期赏。
岁阑擢南服,煌煌宗伯长。
闻之怡我衿,谓当驱车访。
人事懊不齐,母氏去慈养。
哀庐无酬荅,画扇有啼怆。
公良悼此戚,仪物贲堂愰。
吊言何殷勤,长跪启灵爽。
葬有千里会,此谊古贤上。
永抱刻骨情,耿以佩诚飨。
落日澹川晖,凝霏迥霄色。
列山秀遐迩,重峦恍空逖。
目寓一以佳,情来讵能抑。
瑰奇志栖词,茫淼想攀适。
辍枻戾麻渚,跻野践桑域。
土风悦新览,乡庙伫昏历。
虽泯三鼎业,犹馀千载迹。
慨昔成此章,明镫咏芳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