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其五》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其五》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隐几铃斋咀道腴,洛烟嵩霭遍神都。

时时更作书生咏,方信随何一腐儒。

(0)
翻译
在静谧的书斋中品味深奥的道理,如同享受美味的佳肴。
洛阳的烟雾和嵩山的云气弥漫在整个神都之中。
注释
隐几:坐在几案后,表示闲适或隐居生活。
铃斋:有铃声的书斋,可能指清静的学习环境。
道腴:深奥的道理,富含哲理的内容。
洛烟嵩霭:洛阳和嵩山的烟霞,形容景色优美。
神都:古代对京都的称呼,这里指洛阳。
书生咏:读书人的吟咏,表达诗文创作。
随何:汉代学者随何,此处借指有学问的人。
腐儒:自谦之词,意为老朽的儒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庠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文人词风格。诗中的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雅致。

"隐几铃斋咀道腴"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安静的书房里品味古籍,沉醉于其中的景象。"洛烟嵩霭遍神都"则通过对洛阳山川烟霞变化的描述,展现出诗人心中所建构的理想世界,这里的“神都”暗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地方。

"时时更作书生咏"表明诗人对于古籍的酷爱,每当有感时便提笔写下自己的感悟和赞美之词。"方信随何一腐儒"则表现出诗人对传统学问的尊崇,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谦谨慎的态度,认为自己尚未达到某位古代学者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生活和文学创作的描写,以及对古籍的敬仰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知识的尊重。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岁暮怀人诗·其十三

汉学昌明二百年,儒林中有妇人贤。

绛纱传授宣文业,自诩家姑王照圆。

(0)

岁暮怀人诗·其九

十载承明校石渠,搜罗《七录》更无余。

传闻《大典》藏蛮貊,欲访人间未见书。

(0)

重九和蟫窟主人原韵

征鸿万里下晴皋,独客吟秋兴自豪。

乱世自甘薇蕨菜,重阳辜负菊花糕!

贫犹傲世眼翻白,老不饶人发自搔。

犹忆菽庄相别后,鹭江江水拍天高!

(0)

谷日感怀和贡觉·其二

殖民天辟此神区,闽、粤乡音听忽殊。

客馆閒情聊戏雀,冷官乡味不思鲈。

金钱若命羞酸子,肝胆论交友市屠。

忘却本来真面目,胭脂粉墨任人涂!

(0)

和杜鹃旅南杂感·其四

时平谁是拥专城,嗜利依然鹬蚌争!

随意屠人亡法律,托言富国恣讥征!

是真凉血嗟何补?但有金钱了不惊!

天下滔滔皆此辈,丧心毋乃负苍生!

(0)

和陈忏真原韵·其一

吟榭桐阴旧结坛,清词丽句向曾看。

久知大地无虚士,忽读新诗胜拜官。

天醉未醒疑中酒,臣饥欲死忍焚兰?

他时野史徵人品,总在清和夷惠间。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