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钟山百战雄,朔风吹浪下艨艟。
雕戈压阵黄沙断,铁锁沈江赤烧空。
鳷鹊观消春雪里,凤凰台冷暮云中。
由来帝业终荒草,铜狄何曾恋汉宫。
龙虎钟山百战雄,朔风吹浪下艨艟。
雕戈压阵黄沙断,铁锁沈江赤烧空。
鳷鹊观消春雪里,凤凰台冷暮云中。
由来帝业终荒草,铜狄何曾恋汉宫。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与坚的《金陵杂感二首(其二)》,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与衰落的感慨。首句“龙虎钟山百战雄”以钟山的雄壮和历史上的战争豪情开篇,暗示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军事历史。次句“朔风吹浪下艨艟”则通过描绘江面上的战舰,展现了昔日战场的壮丽景象。
第三句“雕戈压阵黄沙断”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兵器交错,黄沙漫天,显示出战斗的残酷。第四句“铁锁沈江赤烧空”则借铁锁沉江的历史典故,形容战火焚烧的惨烈,江面仿佛被赤红的火光映照。
第五、六句“鳷鹊观消春雪里,凤凰台冷暮云中”转而描绘景物,鳷鹊观和凤凰台是南京的名胜,春雪中的观楼和暮云笼罩的台阁,透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孤寂。
最后两句“由来帝业终荒草,铜狄何曾恋汉宫”揭示了主题,无论多少帝王兴衰,最终都会归于荒草,铜狄(古代的祭器,象征权力)也不再眷恋昔日的宫殿,寓意历史的无情和世事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遗迹为载体,寓言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雨霁云色净,天旷月会清。
老树列池岸,修阑无人凭。
坐拂苔间石,移时微风生。
初虫润余渍,暗抱岩草鸣。
阴律行未调,细涩无齐声。
感我千载念,穆然来中情。
胜赏昔所企,高怀今与并。
阒寂了心悟,茫然尘世轻。
壶中日月洞中天,紫府官曹许接联。
爽垲已辞齐相宅,衰庸休问绛人年。
故园一别难回首,何日三军得晏眠。
各有萧条羁客感,白门烟树总凄然。
粥香长者善调香,优昙华钵金轮王。
庄严妙相三十二,夜放顶上真毫光。
我师头陀现本色,须弥照耀东南方。
天晴无风日开霁,蠹书一一珊瑚装。
中有藏真律公帖,目未及睹眉先扬。
想当解衣气磅礴,笔力可挽千石强。
真龙矢矫自空下,飞腾入腕何茫茫。
须臾百纸立扫尽,墨痕一缕中藏芒。
王氏之间伯仲耳,神妙不数崔与张。
弇州论书以年断,强作解事欺聋盲。
师归兜率已千载,字向纸上犹轩昂。
护持幸仗佛力大,恒沙算数知无量。
千文一卷绝可惜,面目虽是神先亡。
流传要亦自有数,书妙所贵刻手良。
从来得师笔外意,宋人独许涪翁黄。
天门荡荡不可至,日暮怅望疲津梁。
低徊掩卷复三叹,跋尾为君歌此章。
《法云寺观元照禅师藏怀素藏真律公帖题其后》【清·晏贻琮】粥香长者善调香,优昙华钵金轮王。庄严妙相三十二,夜放顶上真毫光。我师头陀现本色,须弥照耀东南方。天晴无风日开霁,蠹书一一珊瑚装。中有藏真律公帖,目未及睹眉先扬。想当解衣气磅礴,笔力可挽千石强。真龙矢矫自空下,飞腾入腕何茫茫。须臾百纸立扫尽,墨痕一缕中藏芒。王氏之间伯仲耳,神妙不数崔与张。弇州论书以年断,强作解事欺聋盲。师归兜率已千载,字向纸上犹轩昂。护持幸仗佛力大,恒沙算数知无量。千文一卷绝可惜,面目虽是神先亡。流传要亦自有数,书妙所贵刻手良。从来得师笔外意,宋人独许涪翁黄。天门荡荡不可至,日暮怅望疲津梁。低徊掩卷复三叹,跋尾为君歌此章。
https://shici.929r.com/shici/mVBIt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