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送人归江西》
《题画送人归江西》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归鸿别鹤夜钟残,徙倚霜庭醉不欢。

颇忆故山寒翠否,天涯相向画中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画面,通过归鸿、别鹤、霜庭和钟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离别与思乡的情感氛围。诗人站在霜覆盖的庭院中,听着夜钟的余音,心中充满了对酒的留恋与对故乡的思念。

“归鸿别鹤夜钟残”,开篇即以“归鸿”和“别鹤”象征着即将离别的旅人,与“夜钟残”形成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紧迫感。归鸿南飞,别鹤离群,都预示着即将踏上旅途的旅人将离开熟悉的环境,前往远方。

“徙倚霜庭醉不欢”,诗人独自站立在霜覆盖的庭院中,虽然饮酒以自慰,但内心却并不快乐。这句诗通过“徙倚”(徘徊)的动作和“醉不欢”的矛盾状态,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别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颇忆故山寒翠否”,诗人不禁回忆起故乡的景色,尤其是那在寒冷季节依然翠绿的山峦。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天涯相向画中看”,最后,诗人想象自己与远方的旅人相向而行,仿佛在一幅画中相遇。这句话既是对离别场景的浪漫化处理,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像画中人物一样,即使身处天涯,也能彼此牵挂,共赏美好的风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七绝句·其一

吟昔从军瘦,生涯出仕空。

山中破茅屋,日日是秋风。

(0)

束担

束担出荆扉,征尘染敝衣。

人怜双鬓改,我悟半生非。

抱璞今谁诉,知音古亦稀。

寻思无一可,吾道欲安归。

(0)

句·其十七

读书岂为官。

(0)

句·其十二

天寒络纬悲向壁,秋高风露声入怀。

(0)

和骆萝宪分水岭诗·其二

莫言种木事平平,多少行人上玉京。

岂惮炎途依密荫,云天大芘尽蒙成。

(0)

题曾生古剑

三尺非凡铁,年深铸字漫。

每寻闲处挂,不敢醉时看。

紫电光犹湿,苍蛟血未乾。

边秋方用武,莫恨致身难。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