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头行李但书囊,撰胜寻幽到上方。
身与白云同去住,客从何处问行藏。
担头行李但书囊,撰胜寻幽到上方。
身与白云同去住,客从何处问行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献章游历白云山的情景。首句"担头行李但书囊"简洁明快,说明诗人轻装简行,仅携带书籍,显示出其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重视。"撰胜寻幽到上方"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不以物质享受为重,而是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对幽深美景的探寻。
"身与白云同去住"这一句富有象征意义,诗人将自己与白云相提并论,暗示自己心境如白云般自由自在,超脱尘世,寓言性地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客从何处问行藏"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眼光的淡然,他并不关心外界对自己的行踪和生活选择有何疑问,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游白云山的过程,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洛阳园池天下无,金谷近在西城隅。
晋时花草不复见,野人犹解谈齐奴。
齐奴豪奢谁比数,酒酣爱击珊瑚株。
后堂春风满桃李,中有一枝名绿珠。
千金买步障,百金买氍毹。
时时吹笛替郎语,云窗雾户长欢娱。
层阶欲下须人扶,岂料一日能捐躯。
红飞玉碎顷刻里,空使行客悲踌躇。
楼头小妇感恩死,君臣大义当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