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牧马归来的景象,通过对比和意象手法,展现了平和与自由的生活状态。开篇“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两句,即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在农事劳作完成之后,战争中的战马得以休息。这不仅反映了农业社会的丰收,也透露出战乱之后的和平环境。
接着,“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描绘了马儿在山脚下悠闲地吃草、喝水的情景。这里的“皂”字形容马匹的毛色,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而“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则写出了牧马者每天早出晚归,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诗中的“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造建筑进行了对照,增强了画面感和意境。这里的“陇坂”和“榆关”都是边塞之地的地名,但在诗中被赋予了更为抽象的意义,表达了一种边远而又宁静的氛围。
最后,“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几句,则描绘了马儿在山下的自由奔跑,以及诗人对于现世和平无战的喜悦。这里的“仙峰”、“渭水湾”都是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名,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生活情景的生动展现,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自由及大自然的深切向往。
建水日夜浅,清滩自迢迢。
渔舠愕已无,忽点净练遥。
老身寄其上,兀若栖危苕。
松风知我狂,随舷助倾摇。
探幽神益新,得快意自消。
长林翠洞口,微云粉山腰。
那知碧虚远,一苇卧可超。
不须换吾骸,吾慵登岧峣。
病中追馀观,所得绝富饶。
尧宫不剪茨,禹室无崇壤。
巍巍天步隆,万代犹可仰。
荒哉二三君,经营务华敞。
落慥满清江,飞斤殷遥响。
疏渊引澜澳,筑圃迁林莽。
筋力毙民躯,赀财倾国帑。
雄心独未倦,矫首生遐想。
时徂陵谷变,无事犹悲曩。
殷忧易兴怀,逸乐难终享。
过客问青栖,荒畦棘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