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门井不落第二,竟陵谷帘定误书。
思公煮茗共汤鼎,蚯蚓窍生鱼眼珠。
置身九州之上腴,争名燄中沃焚如。
但恐次山胸垒块,终便酒舫石鱼湖。
閤门井不落第二,竟陵谷帘定误书。
思公煮茗共汤鼎,蚯蚓窍生鱼眼珠。
置身九州之上腴,争名燄中沃焚如。
但恐次山胸垒块,终便酒舫石鱼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比喻描绘了烹茶的情景,将煮茶的过程与历史人物苏轼(子瞻)相联系。"閤门井不落第二,竟陵谷帘定误书"这两句可能是在暗示煮茶的精细,如同古代书籍中的典故,强调茶艺的讲究。"思公煮茗共汤鼎,蚯蚓窍生鱼眼珠"运用奇特的想象,描述茶水在壶中翻腾,犹如蚯蚓窍中生出鱼眼珠,形象生动。
诗人接着感慨自己身处高位,却感到人生的浮华如同争夺名利的火焰,容易被焚烧。"置身九州之上腴,争名燄中沃焚如"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同时也暗含对苏轼那种超脱世俗的敬仰。最后两句"但恐次山胸垒块,终便酒舫石鱼湖","次山"可能是对友人的昵称,诗人担心友人内心积压的忧郁(垒块),希望他能像在酒舫石鱼湖那样找到心灵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烹茶为引,寓言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彩幡飘后,正匆匆、没有些儿闲处。
那更征帆南浦挂,也要吹开烟雨。
故国垂杨,天涯芳草,总是君为主。
莺花三月,有情随处无误。
应已暖遍人间,皇州春色,明媚今何许。
却恐轻尘黏客鬓,好向长途调护。
蝶梦难成,蕉心未展,默坐凭谁语。
笑伊如剪,不裁离思千缕。
万马宵奔,秋声闹、阴疏翠岭。
曾几日、乍伤春老,又嗟风惊。
蒋径云封苔莫扫,吴江露结波先冷。
怅东君、昔日甚关情,今谁省。啼鸟意,栖鸦影。
怜馀荫,依残梗。记邀凉长夏,碧梧金井。
采绿事怀周道远,题红人怨深宫静。
纵辞柯、莫便叹飘零,春无竟。
阑干凭遍,正沉沉院落,阴阴芳树。
独上高楼成怅望,冉冉斜阳西顾。
前度东风,吹开吹落,不记离愁聚。
桐花飘阶,早秋惊报园圃。
还见万绿枝头,蛾眉纤影,欲倩轻云护。
曾照魂销春夜永,也照春归无语。
自年年、朱颜镜里,还似年时否。
蕉心犹卷,绿窗曾有人赋。
甲第河东冠。护芳姿、金笼翡翠,盈盈仙伴。
记取双名书线夹,只许鹦哥偷唤。
尘不到、玉娥窗畔。
香影花光初学步,太憨生、时博闺中粲。
朝绣幌,暮云幔。午桥池馆清幽惯。
颇憎它、新声嘈囋,穿丝透管。
唤取师曹教小玉,指点吟揉抑按。
算众里、独推心腕。
生结名香焚篆鼎,傍妆台、细鼓清音缓。
五弄罢,月初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