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畹霜浓,柳溪冰咽,春光先到江梅。
瘦枝疏萼,特地破寒开。
钩引天涯旧恨,双眉锁、九曲肠回。
空销黯,故园何在,风月浸长淮。
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
怎奈向而今,雨误云乖。
万里难凭驿使,那堪对、别馆离杯。
谁知道,洛阳诗老,还有梦魂来。
兰畹霜浓,柳溪冰咽,春光先到江梅。
瘦枝疏萼,特地破寒开。
钩引天涯旧恨,双眉锁、九曲肠回。
空销黯,故园何在,风月浸长淮。
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
怎奈向而今,雨误云乖。
万里难凭驿使,那堪对、别馆离杯。
谁知道,洛阳诗老,还有梦魂来。
这首诗名为《满庭芳·其二》是北宋时期的词人石孝友所作,词风沉郁、情感丰富,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下是对这首词鉴赏的要点:
1. **景物描写**:开篇“兰畹霜浓,柳溪冰咽”刻画出一幅冬日江南的萧瑟图景,“春光先到江梅”则透露出季节更迭和自然界的生机。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也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2. **情感流露**:“瘦枝疏萼,特地破寒开”中的“特地”二字,显示出梅花在严冬中独自绽放的坚韧与美丽。接下来的“钩引天涯旧恨,双眉锁、九曲肠回”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3. **怀旧之情**:“空销黯,故园何在,风月浸长淮”中,“故园何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于无法挽回往事的哀怨。而“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片段的追忆。
4. **现实与梦想**:“怎奈向而今,雨误云乖。万里难凭驿使,哪堪对、别馆离杯。”这里,“雨误云乖”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感到无奈。而“万里难凭驿使”则强调了空间与时间上的隔阂。
5. **结语**:“谁知道,洛阳诗老,有梦魂来。”这两句词不仅是对全篇情感的总结,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一种执着和向往。通过“洛阳诗老”的自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以及对故土深厚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怀旧之情。
一夜金风,吹成万粟,枝头点点明黄。
扶疏月殿影,雅澹道家装。阿谁倩、天女散浓香。
十分熏透霓裳。徘徊处,玉绳低转,人静天凉。
底事小山幽咏,浑未识清妍,空自情伤。
忆佳人、执手诉离湘。招蟾魄、和酒吸秋光。
碧云日暮何妨。惆怅久,瑶琴微弄,一曲清商。
松门石路秋风扫。似不许、飞尘到。双携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几声歌管,正须陶写,翻作伤心调。
岩阴暝色归云悄。恨易失、千金笑。更逢何物可忘忧,为谢江南芳草。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