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鹅毛似,春初以此寒。
一天林未湿,半日路犹乾。
影欲沉花屿,声先到药栏。
出门愁滑甚,有友隔江干。
细雨鹅毛似,春初以此寒。
一天林未湿,半日路犹乾。
影欲沉花屿,声先到药栏。
出门愁滑甚,有友隔江干。
这首诗描绘了细雨如鹅毛般轻柔地飘落,初春时节虽有微寒,但景色却别有一番风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世界的独特景象。
首句“细雨鹅毛似,春初以此寒”,开篇即点明主题,细雨如同鹅毛般轻盈,初春的寒意在这样的雨中显得格外明显。接着,“一天林未湿,半日路犹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景的细腻之处,虽然雨水已经洒落,但树木尚未完全湿润,道路也还保持着干燥的状态,这种微妙的平衡感,让人感受到春天特有的清新与生机。
“影欲沉花屿,声先到药栏”则将视角转向了雨中的静谧与动态之美。雨中的花屿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影子似乎要沉入其中,而雨声则先于视觉到达了药栏,营造出一种听觉与视觉交织的意境,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最后,“出门愁滑甚,有友隔江干”表达了诗人对雨天出行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独感。尽管担心路面湿滑,影响行走,但诗人的内心深处,或许还怀揣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这份情感在雨中显得更加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细雨中的春日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友情的怀念,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
倚杖西山麓,褰衣古庙壖。
断云依钓浦,细雨压炊烟。
废学惭诗退,安贫觉气全。
霜天日易晚,钟鼓隔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