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井乡歌为邹翁赋》
《中井乡歌为邹翁赋》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山花只入房,山燕只栖梁。

一春绿竹不过墙,一生游鱼不出塘。

谁来丈人家,北郭瘦李西溪杨。

谁和丈人诗,南巷狂沈东头王。

丈人十双田,岁得千斛粮。

丈人一陂泽,岁牧千尾羊。

嫁女不插花,娶妇但识桑。

人间有此太古方,丈人不出中井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井乡的自然风光与淳朴民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首句“山花只入房,山燕只栖梁”描绘了山间花鸟与人的和谐共处,山花虽美,却只在屋内绽放;山燕虽轻盈,却只在屋檐上栖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自然的氛围。

“一春绿竹不过墙,一生游鱼不出塘”则进一步强调了乡村环境的封闭与自足。绿竹虽长满一春,却未越墙而出;游鱼虽生活在池塘中,却终其一生未离此地,形象地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封闭性与自给自足的特点。

接下来,“谁来丈人家,北郭瘦李西溪杨。谁和丈人诗,南巷狂沈东头王”两句,通过询问的形式,引入了乡间邻里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里不仅体现了乡间人际关系的亲密,也暗示了乡间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丈人十双田,岁得千斛粮。丈人一陂泽,岁牧千尾羊”描绘了乡间农耕与畜牧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农民勤劳与丰收的景象。丈人拥有十双田地,每年能收获千斛粮食;拥有一片湖泊,每年能放牧千尾羊,体现了乡村经济的稳定与繁荣。

“嫁女不插花,娶妇但识桑”则反映了乡村社会的传统习俗与价值观。嫁女时无需繁复的装饰,只需懂得种植桑树,体现了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

最后,“人间有此太古方,丈人不出中井乡”表达了对这种原始、质朴生活方式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社会复杂与浮躁的反思。诗人认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井乡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回归自然、追求简单与和谐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中井乡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通过对比现代与传统,表达了对简单、和谐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写华严求偈

衲僧用处得能乖,肯向龙宫鼻嗅来。

黑墨浓磨涂白纸,重重无尽杂花开。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三十九

透过牢关,纵横独步。

脚头到处生涯,谁道此山无路。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二十五

识得心,山岳沉。握金成土,握土成金。

脚后脚前,见成行货。少室峰前,交点不过。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九十四

有祖以来,递相欺诳。两两三三,隔靴抓痒。

山僧有口未曾开,早已龟毛长数丈。

(0)

自赞

处世昏昏,临事草草。太近实头,人谓古老。

是非到耳,风吹石臼。只有一般,最不恰好。

解骑三脚驴,来往长安道。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二十

老倒慈明为指迷,钓丝绞水出群机。

时人贪看芦花白,不见沙鸥隔岸飞。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